一文读懂孩子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补VD和补

维生素D补充剂自出生就需要每天吃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由阳光照射皮肤而产生,母乳和其它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很少。所以,维生素D自婴儿出生2周后就需要开始额外吃维生素D制剂补充U/天(10μg/天),至少补充到2岁。儿童、青少年如果不能从每日的食物中(如牛奶)中摄取获得U维生素D,也应该补充U/天(10μg/天)。

母乳喂养虽然很好,但是母乳维生素D含量非常低,故而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一定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的。

虽然增加阳光照射有利于皮肤维生素D?合成,但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故而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关下直晒,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时也需要注意防晒。

维生素D怎么吃?吃哪种?

1.孩子出生后2周-12个月,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总量是IU。1岁后幼儿应摄入维生素D总量~IU(10~15μg)/d,这里的总量包括食物(奶粉)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也就是说如果有的孩子配方奶喂养的,奶量足够大,配方奶喂养中摄取的维生素D数量能够达到总维生素D需求的量,也许也不用额外补充维生素D。因为考虑到维生素D总量多一点总比少一点好,维生素缺D乏有不良影响,维生素D摄入多一点不会有影响。故而建议出生后到1岁额外每日补充IU维生素D,1岁后每日补充IU维生素D。如果能精准的算出吃的奶粉的维生素D,那么需求总量减去从奶粉里补充的维生素D,就是需要额外补充的维生素D。2.孩子1岁后,如果有的维生素D产品一粒就是IU,要吃到IU维生素D/天不好操作。为了方便,也可以一天IU,第二天IU,这样交替吃,平均也是每天IU了。如果偶尔忘了吃,第二天加倍补上就可以,只要整体一段时间的补充量在需要的范围,问题都不大。3.是补维生素D,还是补维生素AD。从补维生素D的角度来讲,无论是VD,还是AD,只要看其中含的维生素D的含量,按按量补充即可。至于是吃维生素AD还是只吃维生素D,要看孩子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关于维生素A的文章可看我的上一篇文章。4.下表为各年龄阶段维生素D建议补充剂量和可耐受收入上限。建议补充的维生素D在可耐受上限以下。但可耐受上限不代表这中毒或副作用剂量,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很高,一般多吃一点点不会引起中毒等副反应。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如何预防?

1.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携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1-2h/d,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2.维生素D补充: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U/天(10μg/天)至2岁。

3.维生素D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如婴儿每日摄入的各种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多,加之户外活动多,也可能会需要额外补充的维生素D更少。

4.高危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双胞胎儿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D~U/天(20~25μg/天),3个月后改为U/天(10μg/天)

如何检查维生素D缺乏?

血清25-(OH)D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

血清25-(OH)D水平是维生素D不足、轻度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早期的主要诊断依据。

目前对于血清25-(OH)D的理想水平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大多专家的意见和观点是:

儿童维生素D正常水平:

血清25-(OH)D>50nmol/L(20ng/ml)

儿童维生素D不足:

37.5~50nmol/L(15-20ng/ml)

儿童维生素D缺乏:

<37.5nmol/L(15ng/ml)

儿童维生素D严重缺乏:

≤12.5nmol/L(5ng/ml)

成人维生素D缺乏:

<50nmol/L(20ng/ml)

成人维生素D不足:

50~75nmol/L(20-30ng/ml)

已出现维生素D缺乏了该如何治疗?

1.增加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增加皮肤维生素D合成。

2.排查其它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一些疾病会引起维生素D吸收受碍,对症治疗疾病:如腹泻、肝胆疾病等。

3.儿童轻度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时,给与双倍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即U/天(20μg/天),持续3-4个月,然后恢复到U/天(10μg/天)的常规日常补充剂量。

4.患慢性腹泻、肝脏、肾脏疾病及长期使用影响维生素D代谢药物时,需加大维生素D补充剂量,但必须检测血清25-(OH)D水平及血钙水平。

5.乳类是婴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维生素D缺乏无需补钙。当食物中钙摄入能满足需要时,不必同时补充钙剂。当食物中钙摄入明显不足或同时存在其他钙缺乏高危因素时,就考虑同时补充钙剂。

哪些原因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1.在胎儿时母亲孕期就维生素D缺乏(胎儿通过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储存于体内以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需要)、早产或双胞胎婴儿生后早期体内维生素D不足。所以建议孕妇在怀孕时应该经常户外活动嗮太阳,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宜补充维生素D~U/天(10-25μg/天),如有条件,孕妇在妊娠后3个月检测血25-(OH)D水平达正常范围,根据需求补充维生素D,妊娠母亲将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血清25-(OH)D>75nmol/L(30ng/ml)。

2.缺少日光照射。皮肤颜色深、衣物遮盖、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高层建筑阻挡日光照射,烟雾尘埃吸收了部分紫外线,冬季日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容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

3.摄入不足。天然的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本身都很少。

4.患腹泻、肝胆疾病时:肠道维生素D吸收不良,也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如何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最严重的阶段。

1.大多以口服维生素D制剂为主。

2.维生素D制剂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单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根据不同个体情况而定。

剂量为~0U/天(50~μg/天),

1个月后改为U/天(10μg/天)。

3.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维生素D15-30万U(3.75~7.5mg)/次,肌注,1-3个月后维生素D再以U/天(10μg/天)。

4.乳类是婴幼儿钙营养的可靠来源,一般佝偻病治疗可不补钙。

吃多少维生素D会导致过量?

维生素D过量可造成高钙血症、高钙尿症以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异位钙化。

1.血清25-(OH)D>nmol/L(ng/ml)

为维生素D过量

2.血清25-(OH)D>nmol/L(ng/ml)

为维生素D中毒

3.美国医学会建议婴儿维生素D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为:U/天。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为U/天。

维生素D缺乏和钙缺乏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1.钙元素和维生素D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两种物质都是人体所需,协调参与一些功能。

2.钙的主动吸收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维生素D缺乏时,钙的主动吸收会下降,间接造成钙缺乏。

3.钙的吸收和代谢,除了受维生素D的影响,还受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激素和其它组织器官、其它微量元素的调控。

4.运动锻炼有利于骨骼钙沉积,也是钙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

5.儿童钙的来源的食物大多来自于天然食物即可:如奶制品、绿色蔬菜、大豆等。而维生素D大多不来自于天然食品,而来自于工业提取的维生素D制剂产品。

6.引起钙缺乏的因素主要有2点:

①长期的饮食食物中含钙丰富的食品摄入不足。

②维生素D缺乏。

钙缺乏怎样判断呢?

关于钙缺乏与否的检查化验在学术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对于是否缺钙的诊断,主要还是需要通过医生检查是否有缺钙的症状,需要通过综合指标来判断。

缺钙可能导致:抽搐、肌肉张力减退、喘鸣、反射亢进等等。

但不是有缺钙类似的症状就能高度怀疑就是缺钙的。而是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通过化验检查判断缺钙可靠性仍然有待研究,学术界看法不一。

1.对于当前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是否就能准确判断是否缺钙,学术界仍然有不同观点。

2.有的专家认为做血清钙含量测定可判断是否缺钙。

而有的专家认为血钙水平不能用于判断人体钙营养状况。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钙水平受到严格调控,只有在极度钙缺乏或短期大量摄入钙时,血钙水平才略有下降或上升。且认为低钙血症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异常、维生素D严重缺乏等引起的钙代谢异常,而非人体内钙的缺乏。

3.而尿钙、骨代谢生化标志(骨碱性磷酸酶、交联N-端肽I型胶原、骨钙素)、定量超声骨强度检测等等检测方法和技术:临床价值仍有待证实,学术界说法不一。

4.骨矿物质检测:

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被更多人认为是评估人体骨矿物质含量而间接反映人体钙营养状况的较合适的指标。

不过,对于骨骼处于快速增长和变化的儿童,就已有的医学文献,没有查询到非常公认的正常标准参考范围。

孩子长牙晚、头发少、出汗多

枕秃、睡不安、烦躁食欲不好

是缺钙吗?

绝大多数家长描述的这些缺钙症状,和缺钙无关。

出汗多:

可能是热的,或者汗腺本身发达,或者代谢比较快。

出牙晚:

不同的孩子可能长牙时间先天就是不同

睡不安、烦躁:

可能的因素非常多,几乎任何疾病都可能出现这个情况。

枕秃:

可能是枕头和头接触的位置单一,时间久了磨蹭掉的。

当然,也确实有一部分孩子饮食中摄取的钙的营养不够的,就需要加强含钙食物的时候的营养,食物中确实不能满足足量的钙的补充的,就吃钙补充制剂。

钙的摄入量

根据0~6月龄婴儿通过母乳摄入的钙毫克每天,推荐0~6月龄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为毫克每天。

7~12月龄为毫克每天。

1~3岁儿童钙的平均需要量为毫克每天,推荐摄入量为毫克每天。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吃奶正常,吃辅食后饮食均衡,大多是不缺钙的。

对于绝大多数缺钙的孩子,需要补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只有维生素D补到位了,钙才能被人更好吸收。

补钙,主要通过日常饮食的均衡。

而补维生素D,从出生后2周内开始,长时间,一直需要补。

划重点

维生素D每天正常需要吃的量

IU(10μg)

如何预防钙缺乏?

1.多吃母乳。母乳中钙含量丰富。只要母乳充足,婴儿钙营养就足够。母乳不足时,配方奶,也可以提供足够的钙的营养。

2.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胞胎婴儿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可以食用母乳强化剂、早产奶,或者额外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

如果钙已经缺乏了,如何治疗钙缺乏?

1.排查高危因素和基础病因,一些疾病的存在可能导致钙吸收不足,对这些疾病需要对症治疗。

2.多吃含钙高的食物。

3.当天然食物中摄入的钙仍然不足时,再额外吃钙补充剂。

关于维生素D的概念

1.维生素D:

vitaminD,VItD一组类固醇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D3(胆骨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

2.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

维持人体内钙的代谢平衡以及骨骼形成。

3.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OH)?D具有激素样作用。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骨组织矿化不全。

5.人体维生素D的代谢与调节: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激发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阳光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与来自食物的维生素D均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而转运到肝脏,并羟化成25-(OH)D。25-(OH)D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25-(OH)D是维生素D可在肾脏以及其他组织中再次羟化为1,25-(OH)?D,1,25-(OH)?D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

欢迎分享转发原文,普及知识。

文章中有一些地方为个人理解,

如有局限或错误,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如转载或截图至其他文章或其他用途,需联系作者授权。

参考文献: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

冬冬学习分享

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tz/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