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哭声宣告着新生命的活力,但是遇到小宝宝夜里无缘无故的哭,有否陷入抓狂中?
我们这医院新生儿科荆竹山主任和大家一起来听懂宝宝的哭声。
哭闹排查
提醒家长们,孩子如果哭闹不止,难以安抚,有时候要除外一些外科急症:
1.腹股沟疝要检查宝宝的腹股沟、肚脐周有没有异常包块。
2.肠套叠宝宝如果有消化道的症状,又出现阵发性哭闹,需注意除外有没有肠套叠等急症。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常见哭闹之一:肠绞痛
什么是肠绞痛?
肠绞痛可能与婴儿肠道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胃肠神经控制能力不够,导致肠道蠕动不规则或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有关。
一般肠绞痛在宝宝出生后3-6周内开始出现,3-4个月时逐渐减少,4-6个月自行改善。
如何判断肠绞痛?
哭是宝宝和大人交流的语言:困了,饿了,拉了,尿了,都是哭,如果排除了以上情况,宝宝精神状态很好,有以下表现需注意肠绞痛:
1、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哭闹,尤其是在晚上大约5-8点的时间段,还不容易安抚;
2、哭闹时不易安抚,排便排气后稍缓解;
3、哭闹时表情痛苦,会出现脸部涨红,双手紧握、腹部鼓胀。
肠绞痛如何缓解?
应对肠绞痛,如果宝宝还未满3个月,可以试试英国哈韦·卡普(Harveykarp)博士的“5S”法。
常见哭闹之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夜啼。
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
日照不足
摄入不足
生长过快
其他疾病和药物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
1.有无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2.25-(OH)D3的检测
3.化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4.X的检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目的在于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一般治疗:
VitD制剂:以口服治疗为主。
钙补充:食物、Ca制剂
口服法:
维生素D50~μg/日(~IU),
或1,25-(OH)2D30.5ug~2.0ug,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IU);
治疗期间适当补充适量的钙,以利于骨的钙化,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肌注法:
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注维生素D20万~30万IU一次,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注射前需服用钙剂3天,注射后仍服用钙剂30天。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围生期:
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食物;
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IU/d)。
婴幼儿期:日光浴(户外活动)与适量补充维生素D。
注意事项
1.若补钙采取一日3~4次用法,最好是在饭后1~1.5h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元素的吸收。
2.若是选用含钙量高的制剂,采用每天一次的用法,则以每晚临睡前服用为最佳,因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可以使钙剂得到更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补钙宜间断服用,有利于防止高钙血症,还应注意是否有便秘的现象。
有空吗?帮忙点个“分享”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