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指标
满2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智能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养育要点
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让宝宝醒着的时候处在快乐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天气好时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看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可以让宝宝俯卧片刻;悬吊鲜艳、能动的玩具,让宝宝练习看、触摸、抓握。
日常护理篇
囟门,健康的门窗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颅缝还没长合,在宝宝头顶形成一个菱形的前囟门,在后脑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后囟门。囟门处没有骨骼,只有头皮及脑膜。前囟门较大,斜径约2厘米,在出生后几个月,会随着头围的增大而变大,但一般不超过3厘米,也不向外突起,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在1岁半左右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就很小或将近闭合,一般在生后2~3个月时闭合。囟门的闭合是颅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可反映出婴儿身体内部的疾病,囟门过早闭合,将使婴儿脑发育失去良好的空间,可能出现婴儿小头畸形;如果囟门推迟闭合,则有可能得佝偻病、呆小症或脑积水。如果前囟向外突出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是婴儿患脑膜炎、脑炎时的重要体征。如果前囟凹陷,则常见于腹泻、脱水和极度消瘦的婴儿。在婴儿的前囟没有闭合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前囟随着小儿的心跳一下一下地跳动着。由于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在闭合前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手轻轻触摸,也可以洗,但绝不能用力按压。
怎样去除婴儿头上乳痂
婴儿出生后,头皮上常有一层厚薄不均的油腻灰黄或棕黄色乳痂,乳痂如果不及时洗去,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而且还会影响宝宝头发的生长。清洗婴儿头上的乳痂,方法很简单,可用植物油涂擦除去。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植物油加热达到消毒的目的,然后用棉签蘸晾凉之后的油涂在污垢处,使乳痂变软,易于脱落。用棉签从边缘处轻轻擦拭。如果污垢已与头皮脱离,即可稍用力擦掉。最后用温水和婴儿香皂将宝宝的头皮洗净。如果一次不能去除干净,可再次涂抹,分几次进行清除。梳理乳痂时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用手抠或抓,以免弄破宝宝的头皮,造成感染。
宝宝抓脸,怎么办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的行为能力也在一天天地提高。当他们的小手能够抓到自己脸的时候,总是无意中将脸抓出一道道的伤痕,此时,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的爸爸妈妈给宝宝戴上小手套,用松紧带束上手套口或用绳系上,这样做是很不安全的。如果手套口扎得过紧,会影响宝宝手的血液循环,如果缝制的手套内有线头,可能缠在宝宝的手指上,而且整天用手套套着,也不利于宝宝手的运动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给宝宝穿袖子很长的衣服,这样做虽然能够避免发生手指缺血的危险,但同样也会影响到宝宝手的运动能力,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将宝宝的指甲剪得稍微短些,然后再轻轻磨一下,让指甲圆钝,就不会抓破脸了。或者是常让他的小手里拿一些颜色鲜艳的布做的小玩具。
提防日夜颠倒
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容易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白天呼呼大睡,晩上却是精神十足。专家认为,日夜颠倒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天时间,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是能够避免的。白天的时候,房间里的光线要尽量明亮一些,并且可以让房间里面有些声音,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下午和傍晚,要尽量和宝宝玩耍,或者让他加入你和家庭的起居活动中,以保持他的清醒。晚上临睡前增加奶量,若是母乳喂养,延长喂奶的时间,尽量喂饱他,以免宝宝半夜因饥饿醒来。睡觉的时候给宝宝固定的睡眠暗示,每次睡眠前都做相同的事情,做完就让宝宝在床上睡。例如:先给宝宝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给他喂奶。每天坚持这么做。夜间宝宝醒来的时候,不妨轻轻拍拍他,让宝宝尽快重新入睡,不开灯,不说话,更不能跟他玩。有时候,宝宝并没有真正清醒,只是处在浅睡眠状态,如果在这种时候去哄他,只会让他进一步清醒过来。
每天洗脸,宝宝也要“面子”
给小宝宝洗脸是爸爸妈妈每天必做的小事情,可事情虽小,学问却大。
洗脸的次数
一般,宝宝每天需要洗2次脸,早晚各1次,但是夏天可根据情况来看,若宝宝出汗多,可适当增加洗脸次数。
洗脸水的温度宝宝的洗脸水,水温应控制在35~41℃,水温过高会使宝宝的皮肤出现干、裂、红、痒等症状,水温过低也会刺激宝宝的皮肤。
洗脸水的温度
宝宝的洗脸水,水温应控制在35~41℃,水温过高会使宝宝的皮肤出现干、裂、红、痒等症状,水温过低也会刺激宝宝的皮肤。
洗脸的步骤
给宝宝洗脸前,要准备脸盆、几条毛巾,毛巾应选择柔软的棉质品或清洁用的纱布,且以白色小方巾为佳,并应专用,还要定期清洗、消毒。洗净自己的双手,将宝宝的专用脸盆清洗干净,倒入适量温水,并用温度计测试水温,也可将手腕内侧放入水中,看是否过烫或过凉。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将小毛巾在脸盆中蘸湿,用手心挤掉多余水分,抖开毛巾。洗眼睛,一手将宝宝的头部轻轻按住,使他不能左右转动,一手用毛巾的小角分别从鼻外侧、眼内侧开始,由内向外擦洗两侧眼部。洗鼻子,用消毒棉签蘸一下温开水,将堵塞在鼻腔内的分泌物拭出。换一条干净的湿毛巾分别轻轻擦洗前额、口鼻周围,面颊、下颔及颈部前后。检查一下眼、口、鼻中是否有残留的水分,若有,则用清洁棉棒吸干净。
洗脸时的注意事项
洗脸动作要轻、慢、柔,宝宝的脸部皮肤十分娇嫩,免疫功能不完善,若皮肤出现破损,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因此给小宝宝洗脸时,动作要轻、慢、柔,切勿擦伤了肌肤。清洗鼻子时,只清洁看得见的地方,不要试着去清洁看不见的里面,否则可能会把脏东西送入。
学会观察宝宝的大便
大便与吸收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反映宝宝胃肠功能的一面镜子,父母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来调整宝宝的饮食。
母乳喂养儿的大便
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子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人工喂养儿的大便以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地较硬,呈中性或碱性。由于: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较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
人工喂养儿的大便
以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地较硬,呈中性或碱性。由于: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较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
粪便改变,调整饮食
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质地较稀,夹有黄色油状小颗粒,带有酸味,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调整:母乳喂养的可只给宝宝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较高的后半段奶则挤出弃去。此外,妈妈要多饮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大便呈水样,带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馊食般,这可能是对糖类不消化所致。调整:给宝宝换一种含糖量少的配方奶粉。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带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质消化不良所致。调整:每次喂奶时可减少奶量,观察1~2天,待正常后再逐渐添加。大便呈褐色球状,难以解出,甚至大便周边带有血丝,这是硬便损伤了肛门所致。调整:多给奶粉宝宝喂些水。开心乐园鼠:“我现在和蝙蝠谈恋爱,以后孩子们就生活在天上,不怕你们猫了。”猫冷笑一声,指着猫头鹰说:“看见没有,他就是我和鹰的爱情结晶。”
急性腹痛不可小觑
宝宝突然性的腹痛会让父母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为了让新爸爸妈妈对宝宝腹痛有更深入地了解,下面介绍一下引起腹痛的常见的疾病。
肠痉挛
肠痉挛是宝宝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吃了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等。肠痉挛属于非器质性病损,多数能自愈。宝宝在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每次疼痛间隔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发作1次,每次持续3~5分钟不等,反复性发作。腹痛可轻可重,严重的出现持久哭叫,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间歇时全腹柔软,伴有翻滚、下肢蜷曲等症状。但非疼痛期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正常进食,此症状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腹痛。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均为继发性。宝宝患肠套叠时主要表现为:压痛明显,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定性包块,腹痛发作后不久就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会出现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样大便。应早发现,早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为多发季节。宝宝患细菌性痢疾时主要表现为:发热达39℃甚至更高,腹痛、腹泻,肚子里“咕噜”声增多,但腹胀不明显。宝宝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会反复发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