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能参与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维生素D具有激素的功能,通过VDR调节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免疫、炎症反应等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机体低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部分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低水平的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也与部分传染病如结核和流感的发病相关。
——年第7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主编孙长颐)
一、维生素D缺乏与缺钙
缺钙的症状:
1、婴幼儿及儿童:不易入睡,入睡后多汗、爱啼哭、易惊醒;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感冒。
3、青壮年: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
4、孕妇:牙齿松动;四肢无力、子宫收缩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
5、老年人:老年性皮肤瘙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痛、骨痛、肌无力、行动迟缓;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
作用机理:
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能有效地使钙沉积在骨骼上。没有维生素D,钙就不能被有效的吸收;如果维生素D缺乏,即使补钙,也会因钙吸收率低而造成人体缺钙。
二、维生素D缺乏与低钙血症
1、年第3版《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低钙血症的治疗)应纠正原发病。为缓解症状,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5%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必要时8-12小时后在重复注射。长期治疗的病人,可逐渐以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代替。
2、年第3版《儿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新生儿低钙血症的治疗)对于维生素D缺乏者或者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者,长期口服钙剂的同时还应给予维生素D—IU或者二氢速变固醇0.05—0.1mg/d或者1,25(OH)2D30.25—0.5ug/d。
三、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
1、年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
2、《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生活依赖,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成人每日摄入推荐量为IU。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IU。口服补充天然维生素D3最为安全。
3、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和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应该为~IU/d,还可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
4、年中华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版》:骨峰值年龄段(骨峰值储备):在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前,骨量处于增长年龄段,在随后7-8年为峰值年龄段,在骨骼成熟期达到的峰值时,骨密度水平低,对其后一生的骨量有决定性影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超过50岁后建议口服足够的钙剂mg/d及足够的维生素D-IU/d。
四、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软化症(软骨病)
年第7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主编孙长颐):
成人,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人,缺乏维生素D可使已成熟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容易变形,孕妇骨盆变形容易导致难产。
五、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
佝偻病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原因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
1、初期(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夜惊、多汗、枕秃。
2、激期:方颅、鸡胸、漏斗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3、恢复期:初期和激期症状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期:未及时治疗会形成严重的骨骼畸形。
维生素D的作用机理(循证依据)
1、年国家卫生部《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补充维生素D-IU/d。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2、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重要措施。预防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者应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IU;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每日口服-IU,3个月后改为每日IU;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口服-0IU,1个月后改每日IU。
3、年卫计委发布《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3个月后改为—IU。
4、年卫计委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胎儿期的预防)可于妊娠后3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IU/d,同时服用钙剂。(0-18岁儿童的预防)婴儿出生应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IU/d。
5、中国营养学会《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IU)。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6、《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佝偻病的预防)我国推荐的预防量为出生后15日起至18岁每日补充维生素DIU,最高可耐受量为IU。
六、维生素D缺乏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婴儿手足搐搦症)
年第3版《儿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婴儿手足搐搦症)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伴发症状之一。急诊情况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治疗。
七、VD缺乏与备孕、怀孕女性
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应当补充维生素D—IU/d。
2、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修订版》:孕期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为IU/d。
3、年卫计委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胎儿期的预防)可于妊娠后3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IU/d,同时服用钙剂。
4、年第7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主编孙长颐):成人,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人,缺乏维生素D可使已成熟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容易变形,孕妇骨盆变形容易导致难产。
5、年第30卷《中国妇幼保健》之《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湿疹发病的关系》(作者吴芳等,供职于上海交通医院儿内科):孕妇25(OH)D缺乏会增加6个月内婴儿患湿疹的风险。
6、《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孕妇维生素D缺乏表现,容易先兆流产,胎儿脑、骨及免疫功能发育障碍。
八、VD缺乏与I型糖尿病
1、《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I型糖尿病中,维生素D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保护胰岛β细胞不被其杀灭,从而正常分泌胰岛素。
2、关于维生素D减少胰岛素抵抗,详见下面(Ⅱ型糖尿病)提及文献。
九、VD缺乏与II型糖尿病
1、《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年美国医学科学院在制定钙和维生素的膳食推荐摄入量时,明确指出维生素D和钙的许多非骨骼健康效应,包括能防治Ⅱ型糖尿病。
2、《军医进修学院学报》(Sep,33(9))之《1,25-二羟维生素D3与Ⅱ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军医进修学院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刘建萍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教授审校)
——第页:1,25-二羟维生素D3与胰腺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可激活β细胞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促使胰岛素释放和胰岛素受体底物酪氨酸磷酸化,启动胰岛素的信号转导。
维生素D缺乏使得钙离子通道关闭,其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受阻,从而影响胰岛素转导信号,直接减少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维生素D能够直接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δ(PPAR-δ),调节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中的脂肪酸代谢,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第页: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感染)明显相关。详见该文献论述。
3、《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医院医院内分泌科沙立萍等著):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维生素D可改善胰岛素的分泌与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缺乏的人更容易发生Ⅱ型糖尿病。
十、维生素D缺乏与流感
1、作用机理:维生素D有抗菌活性,能激发免疫细胞杀灭细菌和病毒。
2、文献依据
《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维生素D有抗菌活性,能活化B细胞和T细胞,提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有效的系统性抗菌作用,减少病原菌直接侵袭,清除流感病原体。维生素D可以作为传统抗菌药物的增效剂。
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女性每天口服IU维生素D,一年中上呼吸道感染危险性减少90%,学龄儿童每天口服IU维生素D,从11月份到来年3月份,A型流感发生危险性降低50%。
十一、维生素D缺乏与肺炎、慢阻肺
作用机理:维生素D有抗菌活性,能激发免疫细胞杀灭细菌和病毒。
文献依据
1、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女性每天口服IU维生素D,一年中上呼吸道感染危险性减少90%。
2、年12月第11卷第23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之《补充维生素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25(OH)D和FEV1的影响》(作者施睿、黄河等,任职医院呼吸内科):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对呼吸器官有保护作用。
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之《维生素D缺乏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第31卷第1期年1月总第期作者曾繁睿/沙杭,供职于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解放军第医院呼吸内科):维生素D缺乏可降低肺功能、增加肺部炎症、感染及增加肺气肿的严重程度。
十二、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
作用机理:维生素D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而且消除管腔内的慢性炎症,缓解病情。
文献依据
1、年6月第28卷第6期《检验医学》之《维生素D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医院周剑锁等著):在哮喘患者中,降低的维生素D水平与受损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和降低的糖皮质激素反应相关,表明哮喘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多种哮喘。
2、《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补充维生素D,成年人患者肺功能更好、哮喘的严重程度更低。咳嗽型哮喘儿童尽早长期补充维生素D,可抑制气道过敏反应。其益肺功能,可预防和减轻咳嗽型哮喘的发作。
十三、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
1、年第15卷第3期《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之《1,25二羟维生素D3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周春蕾、陆凤翔、苗登顺,单位:南京医院心内科、骨与干细胞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发现,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可使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危险性增加。
2、年11月28日第11卷第11期《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之《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医院内分泌科谷伟军、潘长玉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以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风险。1,25.(OH)2D3可以抑制RAAS系统,降低血压。
3、《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维生素D与高血压发生机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密切相关。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相应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逐渐降低。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D3有辅助降压作用,可临床应用。
十四、VD缺乏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梗)
1、年第15卷第3期《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之《1,25二羟维生素D3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周春蕾、陆凤翔、苗登顺,单位:南京医院心内科、骨与干细胞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发现,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可使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危险性增加。
2、《维生素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院内一科董宵等著,摘自年12月第17卷第23期《医学综述》):…维生素D还可以与免疫细胞的VDR结合,下调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动脉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年11月28日第11卷第11期《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之《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医院内分泌科谷伟军、潘长玉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以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风险。一项为期10年的随访研究中,共观察名男性,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仍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4、《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补充维生素D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十五、维生素D缺乏与骨关节炎
年12月《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测对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意义》(上海交通医院骨科蒋建新等著):患者维生素D水平越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越高…维生素D的多领域效用直接或间接影响骨骼、关节、软骨、肌肉等的作用,因而临床上增加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对于骨关节炎的症状缓解及疾病治疗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十六、VD缺乏与风湿性关节炎
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2μg1α维生素D或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和25-(OH)D治疗能明显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十七、VD缺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1、年第3版《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过程中,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
2、年6月第7卷第11期《检验医学与临床》之《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医院检验科王茂峰、陈德宝、楼永刚、万汝根著):维生素D不仅可改善和预防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局部及全身的骨质疏松,还可作为评价RA疾病程度的一项指标。
3、《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T细胞和某些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活性维生素D可以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抑制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抑制巨噬细胞产生IL—1、肿瘤坏死因子等。补充维生素D还可以改善和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局部及全身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规辅助治疗。
十八、VD缺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1、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维生素D能使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可以多方调控人体的免疫功能,(缓解红斑狼疮病情)。
2、《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维生素D长期缺乏可能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或者治疗这些疾病。
十九、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
1、.3.10新华社《维生素D能增强免疫力》:丹麦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在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激发免疫细胞对“入侵”细菌或病毒发动攻击。这一研究结果刊载于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免疫学》
2、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1,25-(OH,)2D和其类似物EB、KH能抑制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T淋巴细胞增生。
3、《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其发病与细胞免疫直接相关。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二十、维生素D缺乏与服用硫糖铝、氢氧化铝类药物治疗的胃肠道疾病
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产品说明书(国家食药监局核准):硫糖铝、氢氧化铝可减少维生素D的吸收。
二十一、VD缺乏与结核
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cathelicidin为一种内源性抗菌多肽类物质,其作用是保护皮肤及其他器官组织免受致病菌侵害,杀死细胞内结核杆菌,如25-(OH)D水平降至50nmol/L,cathelicidin产生将停止。
二十二、VD缺乏与牛皮癣(银屑病)
文献依据
年3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之《维生素D骨骼外研究进展》(向伟著):1,25-(OH)2D能调节上皮细胞分化与增生,减少角化细胞增生,促进分化。故对角化细胞紊乱性疾病如牛皮癣有效。
事实依据
年局部维生素D制剂用于治疗斑块型牛皮癣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创了局部应用维生素D治疗皮肤病的新纪元,而且提示其有可能应用于其它类型牛皮癣。
二十三、维生素D缺乏与癌症(肺/胃/结直肠/肝/乳腺/宫颈/卵巢/子宫内膜/前列腺/胰腺)、白血病(血癌)
1、年第4期《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44卷《维生素D及其受体对RIP1调控作用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代谢病分子机制与药物研究所刘兵等):维生素D能够降低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如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等。
2、年32卷第4期《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之《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妇科肿瘤》(医院段娥):VD主要通过与其受体(VDR)结合,改变基因转录的速度,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
3、年第23卷第2期《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之《维生素D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医院临床药理室曹雨娜、张虹著):体内外实验证明1,25(OH)2D3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二十四、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症
《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维生素D水平低会影响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二十五、维生素D缺乏与癫痫、惊厥
1、年第1版《内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家露、樊代明主编):癫痫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可导致维生素D和叶酸缺乏…抗惊厥药可影响钙的吸收,长期服用有可能导致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2、年第3版《儿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刺激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和25-(OH)D3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3、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产品说明书(国家食药监局核准):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等可减弱维生素D的作用。
二十六、VD缺乏与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
《维生素D健康密码》(周建烈著):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老年痴呆,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地改善认知症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