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由儿科医生郑欣授权发布
在近几十年来,中国式育儿里面,“微量元素”相信是大家听得最多的一项检查,从儿保到常规体检,医院看病,孩子多汗、枕秃、肋缘外翻、偏食、挑食等等……验个微量元素,看看孩子缺什么?检验方法也五花八门:化验头发、扎手指、抽血、指甲、甚至是机器扫描身体。究竟有没有必要呢?下面先看下国家发布的文件:
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国卫办医发〔〕29号”通知,禁止各类医疗机构对儿童展开非诊断类的微量元素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
为规范医疗机构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更好地维护广大儿童的健康权益,现就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二、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三、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的在人体内含量很低,但是又必须有的一些元素,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钙虽然不是微量元素,但也经常被当做需要检测的项目。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不一,比如钙主要分布骨骼,检测的微量元素只能反映这个样品暂时的微量元素水平。
?头发检查: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对评估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参考价值相当有限,而且只能反映人体几周前的情况,极易受到空气环境污染影响,这点误差放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微量元素检测中就会严重影响结果,所以头发检测基本被淘汰了。
?血液检查:血液中微量元素需要特殊仪器检测,而扎手指的末梢血极易受到采血部位、挤压组织液的影响。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数值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因为微量元素不是只存在在血液中,有的在血液中含量很少,甚至检测不到。而且孩子的饮食习惯、吃下食物的种类、是否患有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微量元素不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
在微量元素这个问题上,很多时候,只是父母担心过头了。其实只要饮食均衡、合理科学的喂养,孩子们一般都不会缺乏微量元素的,但在特殊时期需要额外补充特定的微量元素:
铁(Fe):所有婴儿都应预防缺铁性贫血,诊断缺铁性贫血不能只依靠微量元素,更需要结合血红蛋白、铁蛋白等其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来判断!
早产儿、双胎儿、低体重儿、反复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的补铁。
锌(Zn):儿童在腹泻期间,无论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都需要连续补锌10-14天,已经是全球腹泻指南公认的。诊断缺锌,也不能只依靠微量元素,更需要综合孩子的临床症状,如:厌食、异食癖、反复口腔溃疡、地图舌,生长发育落后等等一系列症状,还需要结合补锌的疗效来判断!
钙(Ca):人体中的钙会以几种不同的形态存在着,血钙只占大概1%的比例。血液中钙的浓度是“多退少补”的,如果血钙浓度降低,则会由骨钙分解来补充。因此靠测血液中钙含量来断定是否缺钙是完全不准确的。佝偻病的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结合血液维生素D水平来诊断,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真正缺的是“维生素D”。
所有婴幼儿都应科学补充维生素D(单位)每日,最好是维生素D3!
如果孩子有多动症、抽动症、惊厥,精神行为发育异常等,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微量元素检查。
小结
孩子们出现的:枕秃、不爱吃饭、爱哭闹、常生病等情况,并不能作为判断微量元素异常的依据。请寻求专业儿科医生判断,听取医生建议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陷入“微量元素”之中!
-TheEnd-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健康信息,探索医学进步,文中的观点能否成为主流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本文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找医生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elitehealthcare
qq.白癜风可以治愈吗苯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