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片剂和钙片,能预防及治疗婴儿佝偻病,一般人都有这个常识。有些小儿按需要量服用了鱼肝油或维生素D片剂,或在发现佝偻病后加大剂量,但仍有严重的佝偻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畸形加重,如形成鸡胸、压迫性肺不张、四肢畸形(包括下肢形成罗圈O形腿、X形腿或扭曲畸形),以致行走困难,或伴有骨痛甚至易于骨折。患儿达到幼儿或儿童年龄时,进行血液中的钙、磷化验及骨骼X线片检查,仍证实有活动性的佝偻病。
遇有上述情况,要注意患儿是否存在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即抗D佝偻病。
抗D佝偻病是个总称,它包括几种先天性疾病,也有的是后天性原因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临床表现为顽固佝偻病及治疗需应用超剂量维生素D制剂。此外,各病也另有其特点。
1、低磷抗D佝偻病: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女患儿较男孩多见,易在1~2岁后发现。由于先天性缺陷,患儿尿中排磷增多,化验血磷低,治疗需长期服用磷酸盐制剂及大剂量维生素D。
2、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先天性原因使患儿体内维生素D的最终的、起生物活性作用的活性维生素D形成障碍或功能不足。患儿可在1岁内发病,有低钙血症引起的手足抽搐发作。治疗需要的维生素D的每日用量,有时超过营养性佝偻病治疗量的百倍才能生效。
3、肾小管性酸中毒:先天性肾脏调节代谢作用缺陷,化验有酸中毒、低血钾、低血磷。患病时间较长时,患者可呈侏儒状的矮小症,易发生骨折,并可出现肾钙化或肾结石。要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及维生素D治疗。
4、肾性佝偻病:为多种原因引起,如先生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肾盂积水、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等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它影响患儿体格发育和性功能成熟,形成侏儒状态。晚期有面色苍白、贫血、浮肿等尿毒症表现。要针对原发病及对症治疗,并应用维生素D。
5、后天性原因如慢性中毒或长期服抗癫痫药形成的佝偻病:有些抗癫痫病药可加速人体内维生素D的分解及排泄。所以,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病人每周应加用维生素D。
国外已有多种维生素D制剂,有的具有活性维生素D作用或能加速其活性作用的产生。例如1,25(OH)2D3,25(OH)D及二氢速固醇等,对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治疗作用优于维生素D片剂。(7-~)
丹吉儿小编:小丹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