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带暖宝出去溜达,别人都说她长得高,甚至小区有些小孩比她大半年都没有她长得高。在她1岁体检的时候,身高就达到了79厘米了,当时量身高的医生都以为自己量错了,多量了两次,确定无误,医生原话:哇,第一次看到长这么高的女宝宝。
后来网上一查,女宝宝1岁,这个身高,还真算是挺高的。按照《年儿童最新身高体重标准表》的标准来看,她属于很高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长得快真的是件好事吗?
答案是并不一定!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婴幼儿喂养指南(0~6月龄与7~24月龄)》的指导意见,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但是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今天,小编主要跟各位分享一下长得太快可能会导致的弊端以及应对方法。
一、长得太快,可能会导致严重缺钙。
之前看过一个宝妈分享,发现2岁的儿子肋骨外翻明显,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是佝偻病的症状,因为严重缺钙导致。宝妈说孩子各种营养都有补充,但是还是缺钙,可能的原因是因为长得太快了。这位宝妈发现得比较晚,医生说已经是肋骨外翻已经不可逆了。
如何避免严重缺钙片?
错误姿势是直接补钙,正确姿势是补充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在婴幼儿出生2周后才是补充维生素D,补充量为每天国际单位,持续补充到3岁,甚至是青少年时期。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易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钙质不能正常的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从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也就是说,如果单纯补钙而不补充维生素D的话,补再多钙也是不吸收的。
二、长得太快,警惕营养过剩。
早期个头长得太快,可能代表着营养过剩,会加快骨龄的增长,导致骨龄大于实际年龄,这样很可能匀速生长期会减少,青春期发育提前到来。青春期提前到来的孩子到成年后身高反而会比同龄人矮。
如何避免营养过剩?
正确姿势是合理喂养,多吃并不代表好。怎样让孩子吃的营养又搭配均衡,建议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如果想要实操性强一点的,可以参考《英国营养基金会制定的搭配方案(适合1-4岁)》的意见:
三、如果孩子长得太快,家长还可以做什么?
专家医生建议,在孩子0~6岁时,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做健康检查。一般来说,在宝宝1岁前要进行四次健康评估,1~3岁半年一次,3~6岁每年一次。评估的标准要找准,应该结合身高体重指数加上骨龄来评估。
定期检查,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即使真有异常也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说在最后:孩子的身高其实也跟遗传有关,身高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而且每个孩子出生时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盲目对比只会增添焦虑。
在《中国营养学会的婴幼儿喂养指南》也有指出,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
我是暖暖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