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患儿如何进行预防接种
作者:张萍审核:曾玫芦军萍
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含有已知抗原成分的疫苗于人体,使个体和全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抵御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防病作用。疫苗接种是控制、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健康。
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大多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机体常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故IBD患儿较普通儿童更易出现机会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IBD患儿的机会感染风险是目前IBD治疗中的重要问题。那么IBD患儿究竟能否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具体而言又能接种哪些疫苗呢?
1疫苗的种类疫苗是将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主要用于防控传染病的生物制品。传统疫苗主要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的疫苗,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具有无毒、安全性好,疫苗性能稳定有点,但是接种后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优种并要进行加强免疫。(2)减毒活疫苗又称活疫苗,将野生病毒或细菌反复传代减毒后制成,具有低毒力的活疫苗,具有产生免疫效果好、接种方法多、用量少等特点,缺点是有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免疫缺陷或者抑制患者接种可能或引起严重反应,而且易受光和热影响,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送,需要冷链。新型疫苗主要包括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
2以下情况不宜接种疫苗或需暂缓接种疫苗1.对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绝对不能接种;
2.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不可注射活疫苗制剂;
3.造血干细胞移植IBD患儿,建议在移植12-24个月后再开始预防接种;
4.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和癫痫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脏病、肾脏病、活动性结核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儿,均不宜接种;
5.IBD活动期(体温37.5℃,皮疹,腹泻,腹痛,血便等)时不宜接种疫苗;
6.近期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患儿,建议至少推迟3-6个月再接种疫苗;
7.IBD患儿近期有接触过急性传染病患者如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有可能正处于潜伏期,需要暂时观察,待过了相应疾病的潜伏期后,再予接种;
8.患有严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时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9.在急性感染期,不可接种疫苗。
提示:是否给予补种疫苗,建议应重新评估免疫功能。
3IBD患儿可以接种哪类疫苗IBD患儿在疾病缓解期,可以进行预防接种。但IBD患儿因大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及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类药物,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故使用减毒疫苗(有毒力的活疫苗)预防接种有可能不会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可能会导致疫苗病原体播散,从而导致IBD患儿感染病原体。所以,目前认为,IBD患儿可以进行灭活疫苗注射,但不推荐注射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疫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甲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含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
流行性感冒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脑膜炎球菌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
4碰到意外时如何接种疫苗1.突然被狗或猫咬了怎么办?
当突然被狗或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并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我国现在使用的有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在IBD患儿中可以接种。
2.突然被不洁尖锐物刺伤了怎么办?
若不慎被不洁尖锐物刺伤,伤口较深,则应立即处理伤口,同时需接种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属于类毒素疫苗,在免疫功能不全患儿中相对安全,但目前在IBD患儿中的研究资料较少。
5疫苗相关内容查询网站机构名称
网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