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时节,人的身体也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将体内的气血储藏起来,此时补肾是冬季进补的“重头戏”。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属水,色黑。而肾属水。所以冬季养生应多食黑色食物。
对于中老年人的冬季滋补,北京卫视《养生堂》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刘坤教授给我们推荐了冬季适合滋补的佳品——鸡肉。我们都知道,鸡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地位可谓超然,待客团圆,无鸡不成宴。李教授带来的鸡肉可不一般,正是大名鼎鼎的“乌骨鸡”。
乌骨鸡又称乌鸡,已有多年的历史。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肉白骨乌之分。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类,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肉所不能相比的。
《本草纲目》说:“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皆乌者,肉白乌骨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本草经》也称:“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羸弱可除,阴回热去津液自生益阴则冲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也。”
现代医学也证明,乌鸡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等和铁、钙、磷、铜、锌、钾等18种微量元素,是中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冠心病和动脉血管硬化患者的理想食物。
冬日吃乌鸡,好处这样多
乌鸡的食疗药用价值历来为世人重视。乌鸡肉质细嫩,味道独特,营养丰富,疗效显著,素为滋补良药。
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
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作用。
乌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黑色素、B族维生素、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
乌鸡肉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对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紊乱及老年人虚损性疾病,有很好补益作用:此外,乌鸡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微量元素硒,它们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
乌鸡虽好,但是如何分辨真正优质的乌鸡肉呢,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医学在辨别乌骨鸡优良方面,提出了“但观鸡舌黑者,则肉骨俱黑,入药更良”的方法,突出骨和肉都是黑色的为佳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