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佝偻病,可能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是缺钙。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往往不是因为食物中的钙不足,而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无法沉积。那么,冬天里出生的宝宝为什么更容易得佝偻病呢?
这是因为冬天出生的宝宝往往都待在室内,缺少室外阳光的照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将皮下T-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这是最重要的维生素D的来源。
维生素D3可促进机体钙的吸收,如果缺少维生素D,则很容易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佝偻病的症状呢?
1、难入睡、放下就醒、夜间哭闹
2、因为睡觉不安稳,头上出现“枕秃”
3、牙齿萌发晚
4、方颅、鸡胸、肋弓外翻、“X”、“O”型腿
5、智力、语言、运动发育落后
6、身材矮小,发育缓慢
7、易烦躁、易激动、手足抽搐
8、免疫力低下,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9、夜间出汗多
小儿缺少维生素D,导致的缺钙症状有很多,新手妈妈们可以咨询医生获得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D储备常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左右完成,所以早产儿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更容易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怎么补充维生素D
婴儿时期,宝宝生长发育非常迅速,需要沉淀积累更多的钙,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不仅可以让小宝宝更好吸收钙、磷,促进宝宝骨质的发育。我们一般说的动物源性为维生素D3,植物源性为维生素D2。
一、紫外线,我们获得90%维生素D的的途径就是太阳光照射,也就是要适当增加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多晒晒太阳,这是最好的办法。
二、大部分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D,仅有少数菌菇、新鲜的水果蔬菜含有较少维生素D,所以,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在适当的时候,要添加辅食补充营养。
三、母乳,维生素D含量较低。我们在之前提到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母乳喂养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很难满足宝宝们生长发育的需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