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记录
第七周《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的发展规律性。而且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P32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同年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发展期,然后再是平稳的发展,到了老年期则开始出现下降,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P32
“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讲第二个不平衡性。
这个不平衡性能讲的就是人的身心发展,它不是平均用时也不是平均用力人。
某些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时间之窗。
这个时间之窗就是机会,就是时机。
就像那些农民种庄稼要看这个节令。
在这个发展之窗到来之前,如果我们做好准备,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这个时间之窗到来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我们所有的投入就会收到一个事倍功半的这样一个效果。
所以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这个各项机能发展的时间之窗要有一个非常透彻的了解。
拿我们的身高发展来讲,很多书上的讲我们的身高发展有两个关键的时期,这两个关键的时期就是时间之窗。
第一个是在出生的第一年,那么第二个就是在我们青春发育期那几年。
但是第一个时期的说法呢,是不太准确的啊。
准确的来讲,婴儿出生以后,出生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是身高发展的关键。
也就是说,大人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在月子里面呢,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孩子的身高一般都要长到10公分以上20公分以下左右。
这个速度相对于他以后的岁月来讲,一年长个几公分,那是相当的快了。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的身高长得很理想,那么就得把握住这两个身高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他做好准备提供充足的营养,才能够让他的身高长得比较理想。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身高呢。
我们不用去找什么公式来算,我们就有一个判断孩子的身高,就是能够超过他父母的身高。
一般来讲,女孩子超过妈妈的身高,男孩子超过父亲的身高,这样的身高就是理想的身高的发展结果。
那么影响身高发展的因素有哪一些呢?
第一个就是营养。
营养里面主要是蛋白质的提供,供给量是不是足够。
然后微量元素的补充。钙铁锌铜啊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不过这个钙是宏量元素啊。
最后就是维生素。维生素里面的维生素D,它是帮助钙的吸收的,如果缺少这个维生素呢,那么这个钙的吸收也不理想,然后这个身高的发展也就不理想,所以这是营养的因素。
第二个呢,是睡眠的因素。
睡眠要充足,因为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来分泌的,如果睡眠不够,那么就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然后他的身高发展就会受影响。
第三个因素就是要适当的锻炼。
这个适当的锻炼主要是在户外,然后就是要晒下太阳,因为晒太阳有助于这个维生素D3的吸收,然后转化成这个维生素D,然后帮助这个钙的吸收,所以适量的运动呢,这是身高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第四个因素呢,那就是要避免吃一些碳酸饮料啊,尤其是这个什么可乐之类的。
然后是尽量的避免不要打针吃药,因为这些抗生素会影响到到钙的吸收,而且它还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发育停滞。
营养学上讲一针抗生素打下去,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停止发育七天。扰乱我们身体的肠胃的功能,甚至是破坏一些身体的功能,所以它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这几年,教育部采集的我们国家中小学生的身高发展的数据,表明了我们的青少年身高的平均高度,居然比日本的学生要低一到两公分。
所以在这些年的课改当中,教育部一再强调小学生要保证每天有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初中生要保证每天有八个小时的睡眠足够的睡眠时间。
否则的话,他们的身高发展就会受影响。
这个在月子里的产妇,跟这个婴儿只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每天都应该出来,比如说在阳台上晒晒太阳。
当然,这时候晒太阳是不能够晒头啊,晒晒脚就可以了。
大人把小孩的小腿露出来放到太阳下啊,晒晒十几分钟。大人也是这样子,然后头要用这个遮阳伞挡住。
那么这样子,身体里面的维生素D的浓度够了,钙的吸收就会比较理想。
关于这个晒太阳,我们很多人是不重视的人。
除了刚才讲的这个产妇和新生儿,一般都没有让他们晒太阳,老一辈的人可能认为产妇就不能够出来吹风键太阳什么的。
所以很多孩子在这个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呀,大人的钙不够,然后这个孩子的钙也不够,孩子的身高发展就不理想。
晒太阳的一般有这样几种晒法。
看地点,看季节。
以南宁市为例的话,夏天的太阳,主要是要晒这个上午九点钟以前的太阳,下午四点钟以后的太阳,然后每次晒个15分钟就够了;
冬天的太阳呢,我们要晒上午十点钟以后的太阳,下午三点钟以前的太阳,冬天要晒个20分钟左右,这样就够了。
不想被晒黑,怎么办呢。
一个是周末的时候在阳台上,把脚伸出去晒晒脚。第二个平时走路的时候你们打着小阳伞啊,把这个另外一只手伸出来手掌心对着太阳晒那么十几分钟,然后换另外一只手啊,用掌心对着太阳继续晒十几分钟就够了。
晒太阳不仅是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和维持它还有助于我们身体的其他方面的机能的这个发展。
我们25岁以后其他的各项机能就开始逐渐的掉头向下了。
身高也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以后是身高是在慢慢地萎缩。
我们身高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就是青春发育期了。
女孩子一般从九岁开始。
男孩子呢,是从12岁13岁左右开始。
然后这个发育呢,到18岁啊,最迟到20岁满就停止了。
那个23蹿一蹿那个是不对的。
生活中有有一种情况,这是我们如果补充钙不够,蛋白质摄入不够,身高可能就会往下缩。
那以后生活好了吃的好一点,可能这个身高要回到差不多的原来的身高,这是很多人以为是蹿一蹿,这个是一种假象。
大家以后要注意,如果我们长时间处在屋内或者阴天的环境,这个时候就要补充这个鱼肝油,也就是维生素D。
最后讲一下缺钙的表现。
一般来讲呢,有这些现象就会导致身体缺钙。
一个是大运动量,出汗太多,包括夏天。
第二个是拉肚子,只要拉了一天两天的肚子,一般身体较严重的缺钙。
另外一个就是经常吃药打针的人,身体也容易缺钙。
关节疼痛,这个不一定是缺钙,但是也有可能是蛋白质不够,那个软组织缺少弹性,也有可能是中医讲的经络的问题。
再有,一个是经常爱喝可乐的这种碳酸饮料的身体是缺钙的。
而且经常喝可乐特这些碳酸饮料的学生,他们除了这个身高发展停滞以外,还有就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上课总是容易开小差,这是缺钙的表现。
嘌呤实际上也是一种蛋白质,只不过身体不好把它吸收利用,但是多吃点粗粮就可以有助于这个飘零的消化吸收。
你们现在这么年轻,正是需要大量吸收蛋白质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这个嘌呤高。
第三个缺钙的表现就是我们腿容易抽筋。不管是晚上睡着的时候还是运动后,这个凡是抽筋都是缺钙的表现。
还有就是入睡困难。晚上上床了以后20分钟以内不能够睡着的,都是属于入睡困难的。
再有一个就是睡觉过程中,不能一觉到天亮的中途醒过来的,不管是凌晨两点钟醒过来,还是三四点钟醒过来,这都是缺钙的表现。
然后就是说梦话、睡觉的时候磨牙,这些都是缺钙的表现。
再就是这个反应比较迟钝的也是缺钙的表现。
还有一个就是女孩子痛经,这个痛经实际上也是缺钙所造成的。
睡觉中脚抽筋,跟那个蹬一下是不一样的,睡觉中脚抽筋不是长高。
只有那个蹬的一下,就是你觉得好像突然间踩空了要掉下去一样,那种蹬的一下,才是在长高。
喝骨头汤不能补钙。因为这个钙离子是很难从那个骨头里面吸出来的,而且现在很多猪农喂猪啊,都是用饲料而不是用那个米糠啊。
所以这个猪骨里面的磷含量比较高,磷含量高,就会导致钙的吸收,增加困难。
关于影响这个钙的吸收的因素很多,所以呢,刚才讲的那些都是普遍容易犯的,尤其这个生病拉肚子以后缺钙啊,这是很多家长和医生都没有注意到的。
喝牛奶拉肚子是一种过敏反应就是叫做乳糖不耐症,我们黄种人有30%左右的人是不不能够喝牛奶的。
如果喝酸奶也拉肚子,怀疑是不是有慢性肠胃炎。这个如果没有慢性肠胃炎,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吃维生素B,等15分钟以后再喝牛奶,这样就不会拉肚子了。
这个新生儿拉肚子这样子就容易缺钙,缺钙多了,他的骨骼发育就有问题,所以医学上把这个叫做佝偻病。
你们现在现在的生活经验好多要调整过来,要纠正过来,要不然以后你们的学生或者孩子也会受你们这种错误的生活经验的影响。
那么下面呢,给大家讲几个比较成熟的观点。
就是关于这个不平衡性的。
第一个就是以后这个孩子要想学小提琴,他的学习最佳年龄在三岁到四岁。
这个三岁到四岁是学习小提琴的最佳年龄。最佳年龄就是以后如果想成为小提琴演奏者,那么就在这个时候,学最好。
而钢琴的最佳学习时间应该是十岁左右,太早学钢琴不太可以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容易变形。
现在用法律的形式把这个六岁的孩子作为入学的最佳年龄。也就是六岁是孩子识字读书写字的这个最关键的年龄。所以各国政府都用法律的形式把这个年龄固定下来。
所以对这种某项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我们不懂,想当然的就会以为孩子的发展的良机。
他个头不大,家长认为怕受欺负,所以就想给他长得高大一点,再去入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以前在农村在一些边远地区,很多孩子不能保证在六岁七岁入学,或者入了学校要辍学的,以后就是文盲,我们国家现在还有一两千万的文盲。
这些人成年以后我们再要扫除文盲,一个人大概学习个左右的汉字。
结果就发现比这个六岁七岁的孩子要困难很多。这样子国家投入的资源就更多。
所以读书识字不能够错过这个最佳的年龄。
下面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那就是三岁到四岁。只要这个年龄段你跟他多讲话,他都是可以掌握的,然后这个四岁到五岁六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一般的女孩子说话的时间比男孩子要早很多,男孩子要到两岁半三岁的时候才会说话。
很多家长发现这个自己的孩子两三岁还没说话就比较着急,其实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做贵人说话迟。
只要他的理解力没问题,医院检查一下他的神经和这个发音器官的问题,就可以知道他的言语能力了。
三岁左右的孩子如果不会说话,医院检查他的口腔发音器官神经,还有就要回顾看他这之前有没有打针吃药。
有一种抗生素叫做庆大霉素,一般三岁以前的孩子是不能够打这个的,有些一针下去这个孩子可能就会聋哑。
这个就是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我们教育的原则就是要把握教育的时机。
古人讲的,时过然后学,勤苦而难成。
所以我们想要花最少的精力最少的财力取得最好的效果,那么这个时机不能够错过,所以我们必须要懂把握这个时机。
小孩子走路一般到12个月,他自己发育到这个时候要下地走路,你拦也拦不住他走路的这样一个愿望。
如果12个月了,还站不起来,那可能就是还医院检查了,不单单是骨骼软的问题了,有可能是肌肉的问题,神经的问题。
三岁的孩子,你就每天都跟他说话,用标准的发音跟他多说话讲故事,然后让他学会生活自理,穿衣服啊、系鞋带啊、自己吃饭呐,懂得上厕所啊等等,然后给他多讲讲一些社会的规矩,过马路不能闯红灯这些社会性的东西。”
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从而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人生发展过程进行不同的阶段划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都是根据不同标准提出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阶段理论。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当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的意义。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便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P32
“接下来讲第三个规律,这是阶段性的规律。
这个阶段性的规律,就是指的相同的年龄,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出来,然后我们根据他的这些共同的特点,就把他们的发展划分成一些阶段。
我们教育者根据这些阶段,就可以去知道怎么样对这些同龄的学生进行一种集体化的教育。
所以教育学一般把这个人的发展的划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划分到成年,成年以后我们就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