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絮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岁月龄。常有家长主诉,孩子青春期身体迅速生长,同期发现了胸壁异常,难道青春期也会出现佝偻病?
中国医院发育儿科早期做了临床试验,统计数据显示,该院每年诊断-15岁诊断为DR患儿达-例,因引起重视。
临床上常见3~15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疼痛,夜间明显,且反复发作,这可能与晚发性佝偻病(delayedrickets,DR)及非特异性关节痛有关。过去一般认为佝偻病只发生在婴幼儿期,青少年只存在佝偻病后遗症,而不存在活动期。近年来资料表明,青少年发生佝偻病者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为14.4%,该病无论在我国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晚发性佝偻病病因:
NO:1
生长发育迅速或肥胖儿童:这类儿童对VitD及钙需求量大,造成其相对不足
NO:2
日光照射不足:该年龄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度过,缺少户外活动
NO:3
VitD及钙摄入不足:我国大众食谱中普遍钙元素供给不足,每人每天钙的摄入量仅为卫生部推荐量的38.9%~75.7%(推荐量为~mg/d),若有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就可引起外源性VitD和钙的缺乏
NO:4
低血锌:锌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锌可以通过影响碱性磷酸酶等与佝偻病有关的含锌酶的活性而影响骨代谢,动物实验发现缺锌能引起骨钙化障碍,且与VitD缺乏时的骨钙化障碍表现相似
NO:5
与季节有关:多发病于冬春季节,春季为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