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维生素D在长高中有什么作用?
可能很多家长都知道,维生素D有个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孩子可能会患上骨质疏松症和儿童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患儿会出现多汗、枕秃、夜惊、牙齿发育不全等问题,严重者会出现X形腿、O形腿、鸡胸等骨骼畸形。
此外,这种病还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合并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但其实在我们周围,这种典型的维生素D缺乏症很少,而低度长期缺乏表现的免疫失衡却很常见。现在孩子缺乏维生素D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了。维生素D其实可以通过皮下胆固醇合成,但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接触紫外线(日光),然而现代的城市生活,孩子室内活动增多,而室外活动减少,导致人体合成的维生素D很难达到理想数量。所以冬天,是比较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季节。那除了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之外,在日常的饮食上应该如何进行补充呢?02
8种富含VD的食物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我为大家收集了几种食材,平时可以用来做菜吃,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补充。从图中可以看出,维生素D在鱼和菌菇中比较多!这是因为维生素D是动物特有的营养素,在植物体内很难发现,而在动物的肝脏和鱼中比较丰富。另一个很重要来源就是菌菇,菌菇不是植物而属于菌类,菌菇在营养学上有时候会表现出动物食品的营养特征,维生素D的高含量就是一个体现。03
应该补充多少?
除了通过日照和饮食,还可以通过专门的营养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D。早在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就共同建议: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两周开始每天应摄入维生素D国际单位直至两岁。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就应该每天补充~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每天国际单位。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将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起始时间提前至出生后数日。1岁以上的孩子,每天补充国际单位就可以。具体补充多少,需要根据孩子日照和饮食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比较频繁吃深海鱼类、菌菇类的食物,或日照时间较长,可以选择不补充,或补充国际单位左右。本文不涉及医疗建议,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END
▼想长高?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