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找育儿嫂都要做市场调研了附阿姨

最近在找育儿嫂,老读者也知道我的习惯了,我做很多事情都研究一大堆功课。往好了说,这是细致一丝不苟,往差了说,我这是操心的命,也是决策习惯风格中的“最大化”风格。(戳:每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都需要的一本书)

这次找育儿嫂,我下载了一些相关app,在app上先进行初步操作和筛选。职业习惯让我特别想问问这些app的产品经理,你觉得你家产品像样不?还能看不?

这个市场确实还是偏线下,但这些app基本功能都差劲。疏于维护,注册登录不顺畅,信息不全,可供筛选阿姨太少。有一家竟然只显示了1位阿姨,我以为是我没登录的缘故,注册登录了之后,发现真的就只有1位!

顾客都找上门来了,没匹配到需求,也不想着留个销售顾问电话,进行人工匹配之类,错失了下一步转化。

这么看了一遍之后,我主要集中看2家,就不说名字了,大家估计都能猜到。于是开始了我的市场调研部分。

1.产品服务

A:大平台,广告响,App算是所有家政平台里面最专业的了。有清晰的服务流程,人员培训较为规范。签订合同附带保险,主动发体检报告。

B:老牌的家政保姆网站,曾在一些书籍里面看过案例,讲他们家的转化率提升。

我对A更熟悉一点,因为以前在他们家找过清洁阿姨、做饭阿姨,还是较为满意。但A的问题是中介费较贵,以前较早的政策是交一年的中介费后期不用了可以按比例退款,但去年8、9月取消了这条,也做了一些人员管理方面的规范,所以折扣有限,找哪个客户经理也都是统一的报价。(有点像房产中介某绿家)

另一个问题是阿姨不够多,我要找白班阿姨,可能由于刚过完春节,许多家政人员还没有返京,所以筛选了也就只有1个。于是我就看了看B家。

和B家中介接触,谈到了一个挺好的折扣,比A家便宜不少。而且似乎家政人员更多一些,一下午中介就给我推了好几个。

2.业内口碑

我和B家聊起A家,B家说:他们家保姆资源没我们多啊,我们已经XX年了,他们去年有段时间想要提出和我们家资源共享,共建数据库,但我们没同意。

我和A家聊起B家,A家说:他们那边家政人员不够规范,我有客户曾经用过他们,和我抱怨过。不过算了,同行之间不诋毁。

3.实地考察

其实这两家现在都可以线上签约,不过因为没有和B家有过合作,我决定去门店看一看。B家中介也给我约了阿姨在那里见面。

一进门,有点乱糟糟的,好几个阿姨坐在那里等着工作安排。我在面试阿姨的时候,站在旁边,但旁边的阿姨们全都竖着耳朵在听我们的对话,我有点不太自在。

面试的这个阿姨还可以,但是说到实际地点,她表示有点远,原来中介没把我的实际居住地点给说清楚,只说了某片,这个某片范围太大了,实际还有一点距离。阿姨在犹豫的时候,另一个阿姨凑上来,在哪儿啊,我也可以。似乎想要截胡。我不太习惯这个场面,加上第二个阿姨我也没看上不想继续,就先撤了。

我又顺便去了A家门店,倒是窗明几净,井然有序。人员培训,意向洽谈,都在不同的房间。我尽量努力摆脱环境滤镜的影响,但阿姨确实都比B家要洋气整洁一点。

当然,我心里也清楚,“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9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