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听说
“维D和钙搭档”,
“多晒太阳能补钙”,
那么,
维生素D和钙到底是怎样联系的?
为什么晒太阳能补钙?
看完下面的内容,
相信你就会有答案了。
1|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开环固醇类物质,包括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和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维生素D2和D3为无活性形式,两者不能互相转化,统称为维生素D。
2|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表皮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换为维生素D3。维生素D的另一来源是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D2或D3的食物种类很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而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
3|维生素D有哪些生理作用
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PTH)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进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维生素D的骨骼外作用包括对肌肉、心血管、代谢、免疫、肿瘤发生、妊娠和胎儿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4|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因素
1.高危因素:缺乏阳光照射,以及未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是造成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2.皮肤颜色深、衣物遮盖、空气污染、高楼遮挡、居住北方高纬度地区,均制约了由阳光照射。
3.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维生素D储存不足。
4.纯母乳喂养而未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
5.患儿患有腹泻时,肠道维生素D吸收不良;慢性肝肾疾病时,维生素D转化成维生素的活性形式1,25-(OH)2D减少。
5|维生素D缺乏有哪些影响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影响骨钙化,造成骨骼和牙齿的矿物质异常,严重时出现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和手足痉挛症。
佝偻病:
婴儿维生素D缺乏,骨骼不能正常生长、钙化、变软、易弯曲变形,牙齿萌出晚,囟门闭合晚,形成“X”或“O”形腿,胸骨外凸“鸡胸”,同时对神经肌肉、造血和免疫功能也会造成影响。
骨质软化症:
孕妇、乳母和老人缺乏维生素D时会发生,症状为腿部、臀部疼痛和骨骼触痛,骨软化、易断裂,严重时可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
骨质变松变薄,容易发生骨折,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手足痉挛症:
血清钙水平降低后,出现肌肉痉挛,小腿抽筋。
6|如何诊断维生素D缺乏
目前国际、国内多数机构和专家认为:血清25-(OH)VD<20μg/L(5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20~30g/L(50~75nmol/L)为维生素D不足,>30μg/L(75nmol/L)为维生素D充足,<10μg/L(<25nmol/L)为严重缺乏。
推荐在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需要维持合理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人群进行血25-(OH)VD水平的筛查。
7|维生素D缺乏补充指南
⑴婴儿和0~1岁儿童维生素D的最低需求量为IU/d(每IU为25ng),1岁及以上儿童则至少需要IU/d使骨骼健康最大化。至于和IU/d需求量是否能够分别满足0~1岁和1~18岁小儿维生素D相关的潜在非骨骼健康益处,目前尚不知晓。然而,如果使血25(OH)D水平持续高于30ng/ml(75nmol/L),可能至少需要IU/d维生素D。⑵19~50岁成人至少需要IU/d维生素D使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最大化。尚不知IU/d是否能满足维生素D相关的潜在非骨骼健康益处。但若使血25(OH)D水平持续高于30ng/ml,可能至少需要~IU/d维生素D。⑶50~70岁和70岁以上成人分别需要至少和IU/d维生素D。和IU/d是否能满足维生素D相关潜在的非骨骼健康益处尚不知晓。但若使血25(OH)D水平持续高于30ng/ml,可能至少需要补充~IU/d维生素D。⑷妊娠和哺乳女性至少需要IU/d维生素D,并可能需要~IU/d维生素D以维持血25(OH)D水平持续高于30ng/ml。⑸肥胖儿童和成人以及服用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类药、抗真菌药如酮康唑和接受AIDS治疗的儿童和成人至少需要相同年龄组的2倍或3倍维生素D量以维持机体的维生素D需求。⑹维生素D可耐受维持量的上限(UL),即除医生建议外均不可超过的限量:小于6个月婴儿为IU/d,6个月~1岁婴儿为IU/d,1~3岁儿童至少为IU/d,4~8岁儿童为IU/d,超过8岁者为0IU/d。然而,高水平维生素D可能是纠正维生素D缺乏所必须:在0~1岁儿童为0IU/d,1~18岁儿童为0IU/d,19岁以上成人为0IU/d。
参考文献:《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应用专家共识》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