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线:硬腭后缘与枕骨大孔后上缘的连续。齿状突超过此线3mm,可诊断颅底凹陷症。
正常齿状突位于钱氏线以下斜坡延长线:如此线相交于齿状突基底部或枢椎,表明枕颈区脱位,如齿状突脱位。正常齿状突位于斜坡延长线下方BULL角(波氏角):硬腭平面与环椎平面所形成夹角,大于13°,提示颅底凹陷征。正常波氏角小于13°二腹肌线:两侧二腹肌沟(乳突根部内侧)之间连线,如齿状突至此线的距离小于1cm,提示颅底凹陷症。正常齿状突至此线距离大于1cm双乳突尖连线:齿状突超过此线1-2mm,为异常,提示颅底凹陷征。正常齿状突不超过此线2mm克劳指数:齿状突至鞍结节与枕内粗隆连续的垂直距离。小于3cm,提示颅底凹陷症。正常齿状突与此线的距离为41±4mm。病例一——女,44岁。左头部及颈后部阵发性胀痛,双手小指末端麻木、左鼻前庭间歇性异痒感2月。齿状突均高于钱氏线以上3mm,约5.6mm左右。齿状突均相交于斜坡延长线克劳指数小于3cm,为2.4cm。二腹肌线及双乳突连线异常。波氏角大于13°,为18.6°病例二——女,43岁。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四肢、头部阵发性胀痛,进而出现对侧肢体麻木、乏力,行走不能。齿状突高于钱氏线9.6mm齿状突高于斜坡延长线克劳指数约2.6cm病例三——男,67岁。患者因颈部外伤2天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未诉明显不适。CT三维提示颈椎骨折、颅底凹陷症。齿状突高于钱氏线8mm波氏角增大约25.6°双二腹肌线及双乳突连线异常注意:颅底凹陷症,如不合并环枕、环枢关节脱位,则斜坡延长线为阴性。所以斜坡延长线只能作为颅底凹陷症辅助诊断。并发症:颅底凹陷症常合并有其它颅底骨、神经结构发育畸形。1、环枕融合。2、颈椎分节不全。3、环枢椎脱位。4、扁平颅底。5、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6、脊髓空洞。环枢关节脱位:环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距离大于3mm(成人),5mm(儿童)。MRI齿状突前间隙见高低混杂信号填充。齿状突脱位患者常合并枢椎关节面倾斜,会进一步加重齿状突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扁桃体下部超过枕骨大孔以下5mm。小脑扁桃体下缘变尖,进入椎管。脊髓空洞:枕骨大孔狭窄,脑脊液回流阻力增加,造成脑脊液在脊髓中央管集聚,空洞形成。环枕融合、颈椎分节不全畸形:环椎与枕骨大孔完全或部分融合,齿状突上移。颈椎融合,造成病人短颈外貌。扁平颅底畸形:鼻额缝分别至蝶鞍中心和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的夹角为颅底角,大于°,即可诊断为扁平颅底。单纯存在扁平颅底一般无临床症状。合并颅底凹陷症时可出现症状。临床上根据是否合并环枕或环枢关节失稳将颅底凹陷症可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稳定型--齿状突在位,环枢关节面无倾斜,大多伴扁平颅底,也叫斜坡型。
不稳定型--齿状突脱位、上移,环枢关节面倾斜,大多伴环枕融合,也称齿状突型。
稳定性不稳定型齿状突脱位,环枕融合畸形,环枢关节面倾斜齿状突向后上移位进行性加重鉴别诊断:1、颈髓肿瘤。2、颈椎病。1、颈髓肿瘤:囊实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与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相似,可用MRI增强鉴别。肿瘤病人缺乏头颈特征外貌及颅底结构异常的影像表现。2、颈椎病:颅底凹陷症常被误诊为颈椎病,临床症状相似。但颈椎病空洞小而局限,且颅底结构多正常。(颈椎病伴脊髓空洞)治疗:对于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而无进行性神经损害的颅底凹陷患者不需治疗,定期随访。有学者主张早期治疗,以免脊髓空洞加重。有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则需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解除延髓压迫和重建颈部稳定性。主要手术方式有:1、颅骨牵引+经口咽入路环枢椎关节松解复位+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经口咽前路环椎前弓、齿状突、斜坡、部分枢椎切+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枕骨大孔扩大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了解临床手术方式,有助于我们掌握病人术后改变情况,从而做出合理诊断。推荐阅读——垂体病变的MRI诊断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与畸胎瘤,傻傻分不清颅内环形强化病变颅脑正常MRI表现颅骨异常10个月——狭颅症收藏丨MRI图像中的八条颅神经脑实质内神经鞘瘤常见脑肿瘤的影像诊断胎儿异常外脑——露脑畸形脑实质内神经鞘瘤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阅片基本技能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CT诊断常用数据汇总6大部位骨关节记忆要点7种肺部常见空洞性疾病脑内血肿的MRI表现规律(图文详解)肝豆样核变性——Wilson病附肢带骨内气囊肿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大量腹水x线片上腹部MR正常值大全,写报告时用得到7种亚型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分析图谱--急性腹部右下象限疼痛的螺旋CT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汇总!!吐血整理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与鉴别脑疝分类及影像学表现图解回盲部占位或炎症的影像鉴别诊断来源:百度文库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