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相关性的研究
卢灵莉(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27(23):-
一般资料
1.研究组:从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部随机选取70例小儿腹泻者,男40例,女30例,年龄0.6-3.5岁,平均年龄1.20±0.32岁,体重6-17kg,平均体重10±1kg。
2.对照组:从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40±0.25岁,体重6.8-17.5kg,平均体重11.32±0.60kg。
对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后,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案
研究组中70例小儿腹泻者的腹泻治疗方法:(1)调整饮食;(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3)控制感染,但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偏向;(4)肠道微生态疗法;(5)肠黏膜保护剂;(6)其他对因对症支持治疗;(7)及时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患儿予肌注维丁胶性钙,腹泻止后给予双倍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即IU/d,持续3-4个月,然后恢复常规补充剂量IU/d。严重缺乏者予维生素D肌注,经治疗后3-6个月复查。
结果
1.两组研究对象研究前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对两组受试者研究前维生素D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存在差异(P<0.05,见表1)。
2.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以腹泻作为因变量,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是腹泻的危险因素,与该病具有相关性(见表2)。
3.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者维生素D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统计对比
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3)。
4.研究组70例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结果显示血清25-(OH)D相对缺乏或不足患儿腹泻例数明显增多且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腹泻症状恢复时间延长,比血清25-(OH)D正常患儿多2.5天(见表4)。
5.随访
对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腹泻患儿45例(其中2例因为家长原因未能追随),予补充维生素D纠正治疗3-4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腹泻再发2例,复发率仅4.4%。
讨论
维生素D除了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物质外,维生素D还可保证肠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功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研究发现,腹泻患儿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且免疫功能较健康体检者也相对较低;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同样是导致小儿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以后指导临床预防、治疗腹泻的发生具有同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维生素D缺乏或相对缺乏患儿及时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正相关性,说明维生素D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具有相关联性,即维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者(<30ng/mL),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所引起的腹泻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并且随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患儿腹泻恢复时间也随之延长,因此上述数据也印证了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总而言之,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相关性,同时加强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对评估腹泻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且及时、适量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有效降低小儿腹泻发生。
(来源:本文由南京大成医药整理编辑)
相关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卫生部《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
你的钙补对了吗?
补充维生素D才能增加钙质吸收
宁志伟教授维生素D科普视频合集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人民日报: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你知道怎么晒吗?
其他经典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维生素D与糖尿病
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维生素D是免疫细胞“司令员”
谢忠建教授: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经典作用
维生素D2注射液+醋酸钙+骨化三醇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