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知识病理性骨折诊断常见问题有哪些

导读

病理性骨折是指骨本身已存在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原因,骨结构变得薄弱,在并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所造成的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对病理性骨折的误诊、误治并不少见,正确及时地诊治病理性骨折十分重要。

要了解病理性骨折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导致病理性骨折的常见疾病:

骨代谢障碍及发育障碍性疾病:佝偻病、骨质软化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氟中毒以及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等。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和非骨化性纤维瘤等。

恶性骨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以及骨转移瘤等。

再了解病理性骨折的诊断要点:1.病史:在处理骨折时要一定要询问受伤机制,年轻患者受轻度外伤即出现四肢骨折要想到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既往史和家族史也需要注意。2.体格检查:病理性骨折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软组织损伤不重。由于骨骼本身存在病变,在轻微外力下就发生骨折,因此一般软组织损伤都不重。仔细地进行局部和全身的查体有时会发现其他的原发疾病的信息(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有无软组织或骨性包快,有无静脉怒张等,全身体检注意有无骨骼畸形,肿物等表现,另外还有一些特殊骨病专有的体征,如巩膜呈现蓝色是成骨不全的特殊体征)3.辅助检查:(1)X线:阅读X线片时要注意边界不清楚的骨破坏、骨皮质消失、膨胀、变薄、不规则瘤骨和钙化、骨膜反应、骨硬化与骨形成以及骨的疏松与吸收等。但对小范围局部骨质疏松、骨破坏、线样骨膜反应,由于骨折干扰或照片质量等原因可能漏诊。(2)CT、MRI:阅读MRI图像时要注意,T1加权像显示高信号的组织或病变有血肿、脂肪以及蛋白浓度高的液体。T2加权像显示低信号的组织或病变有钙化灶、骨组织、含铁血红素以及致密纤维组织等。MRI识别小的钙化灶和骨组织比较困难,而CT在此方面则显示出很大优越性,因此通过CT检查含有骨样基质或钙化的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非常适用。CT观察骨皮质破坏和骨膜反应比X线观察清晰,还能显示炎症向软组织进展情况。(3)ECT:阅读骨扫描图片时首先要了解核素浓聚直接反映骨代谢的活跃状态。一般来说大部分恶性肿瘤核素高浓聚,极少数恶性肿瘤如脊索瘤和骨髓瘤缺乏异常浓聚。有些良性骨肿瘤也出现核素异常浓聚,因此诊断骨肿瘤良、恶性单靠核素浓聚是不够的,要结合病史、查体及线片综合判断。骨扫描在诊断全身多发性骨病变,特别是骨转移癌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它显示骨破坏比X线显示早,为早期发现骨转移癌的有效手段。(4)DSA:阅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片时可以观察肿瘤周围及肿瘤内血管走行、血管床多少及分布情况,为肿瘤切除范围提供参考。通过DSA还可进行双途径化疗和栓塞等介入治疗。(5)实验室检查:骨髓炎血常规中白细胞增高,嗜酸性肉芽肿周围血象中嗜酸性白细胞可增高,怀疑病理性骨折时要查碱性磷酸酶。但不只是恶性骨肿瘤引起碱性磷酸酶升高,还有一些骨病如佝偻病、纤维异样增殖症、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以及畸形性骨炎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巨细胞瘤还可引起酸性磷酸酶升高。作为特异性检查有骨髓瘤引起的本周氏蛋白尿和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引起的尿中微球蛋白升高等。(6)病理检查:四肢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重要检查手段是病理活检,亚急性骨髓炎同肿瘤所致病理骨折鉴别也需病理活检,明确是否肿瘤,明确良恶性,指导治疗方案。

1

-END-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6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