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306/8720484.html一段岁月,深深印在脑海常常不肯离去一个人,喜怒哀乐占据了你的全部不常相见,心里却十分挂念再见的时候,不知是何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六首把酒祝友情诗。1.《答陆澧》唐.张九龄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赏析:你邀请我去喝酒是什么样的酒?估计不是什么名贵酒而是带有松叶清香味的酒。首联中诗人同意应邀赴宴,为什么要问朋友春天你酿了多少酒啊?这不合情理,试想主人请客能不备足酒吗?诗句的尾联就好解释了。既然诗人肯定应邀赴酒宴,而且表现得信心十足,表示不怕山路遥远,也不怕山地下雪路难行,肯定要到朋友处相聚,欢饮美酒叙友情。2.《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唐.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想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回顾生平,年少时就有济世救民、忧国忧民思想,不曾想到最后为个人生计而奔忙。首联从年少不懂事的豪情流露到老年后历经政治沧桑,经历世态炎凉,知世事艰难故不再计较买酒之钱。第二联也较通俗易理解。是说两位老年诗人争相解囊付钱买酒。而酒钱要一斗付十千,足见两位老人不惜酒钱。两位老人年纪相同,此时都已六十七岁。诗句中的‘相看’是指二老彼此端详亲热之状,两人对视既有年长增寿的喜悦,也有白发苍老的感叹。总的来看是表达老友相聚的热烈情绪。尾联要简单得多。写诗题中的‘约后期’实指两人友好相聚,既有‘沽酒’又有‘闲饮’,使双方暂时得到排遣孤寂的快乐,然而却余兴未尽。酒席未散便急着要相约、佳期重逢,到重阳菊花黄时,家酿菊花酒熟了,再次欢聚畅饮一回,实际上是两人都盼望彼此的深厚友情连绵不断。3.《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赏析:现在看第一联。一开始李白就自问为何到沙丘来。第二句中的‘高卧’看似闲居,且李白自问为何到沙丘闲居,实际上是李白官场受挫,心存恼恨,且有自责之意。此句说明李白在沙丘过闲居乏味生活原因所在。第二联写景。沙丘城的老树只剩残枝枯叶,且日夜在秋风中发出瑟瑟声。虽然在秋季,李白为什么会有一种景色凄凉之感?第三联是李白惆怅的进一步表现。排遣不完的思友愁,使李白饮酒而不醉,优美的歌声也无心欣赏。诗中的‘空腹情’意为徒有情谊。最后一联对全诗作了概括:李白思念所说的‘君’即杜甫,对他的感情像沙丘城的汶水一样奔流不息。由于杜甫已去沙丘西南的长安,故李白说要把自己‘浩荡’即宽广思友心写成诗寄给南面的杜甫。”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末联作一番解释。4.《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赏析:首联第一句是说主人邀请朋友前来饮酒,主人准备了新酿出来的米酒,那未过滤的绿蚁酒。接下来首联第二句是讲主人除了备酒之外,还因天冷防寒冷准备了一只小火炉,显示主人为客人准备了优越的相聚环境。第二联首句突然转写天色已晚,天将下雪,是描写窗外景象吗?当然有景象描述,告知饮酒时间在傍晚。更重要的是说明上句备置小火炉的原因是天要下雪变冷。所以这个转折并非意义上的突变,而是事后的叙述前因。5.《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唐.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赏析:诗人白居易和朋友李建相聚饮酒,席间诗人忆念元稹,因而作此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句通俗故不难理解。先看第一联的两句。首句说明时间,在春季开花时节,和朋友相聚游曲江、慈恩寺后到李杓直家饮酒,以折花枝数来计算喝酒量,因喝多了以致酒醉,就能解愁了。第二联诗人在酒宴中忽然思维转折,忆念起知己老友元稹。少了一个老友,思念不忘而心上添愁。这只能用醉酒来消愁。其实酒虽多喝也未必真醉、全醉,否则无法折枝计筹,更不能精确计算老朋友会在今日到达梁州。6.《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赏析:首联就可以看到两人对着喝酒,是在山花开遍,身处鲜香幽美的环境中。主人以这样环境来招待设宴,说明友谊之深。第二句的连续干杯,两人放开酒量从畅饮到痛饮,若不是久逢知己千杯少的知己深交,李白的酒诗不会用无止境的举杯来描述。第二联看到,诗人喝酒太多而醉,酒醉的结果就是睡,这本来是正常事,可诗人还要关照朋友自便离去。这就成了家人的通告办事,而不是朋友的告别送行。这是一首以酒抒友情之诗,弄得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在酒诗中不多见,请诗友们细细品味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1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