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云水禅心,也要豪情侠气

天心-.3.26如是我说云水是禅心最好的表达。云是水的梦,而水是云的修行落脚处。禅心不仅本不动摇,还能生万法!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印安说“禅”是什么?北宋诗僧道潜曰:“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当我们“止心一处”,犹如沾在泥上的柳絮如如不动时,就能静观自在了。印竹说这让我想起“乌蓬斜靠杨柳岸,云水禅心天地遥。”的诗句,云是水的梦,禅心不仅本不动摇,还能生万法!一说到禅,便不能离开心;就像说到佛法,不能离开世间觉一样。六祖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禅,也是和我们世间这颗平常心是息息相关的。禅心如云水,云和水本就是一,不是二。名虽有二,体本合一。云是水的梦,而水是云的修行落脚处。没有水那种穿越群山峻岭,不畏险阻,为着一个目标克服重重困难的这份信念、这份奔腾、这份活泼、这份生动,哪里有云的自在随行!因此,云水是禅心最好的表达。禅心,是平常之心,是清净之心,也是生动活泼之心。它既可以如如不动,也可以妙生万法。修出一颗禅心吧,那是我们最壮美的本谛风光!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经典诵读九五至尊的天子尚且勤学,我们平常百姓更是要保持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听雷磊老师经典诵读《颜氏家训》为你讲述勤学的重要性~《颜氏家训》节选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今天《颜氏家训》说的是有史以来明智圣明的君王,尚且勤于学习,何况一般平民百姓呢。学习是人生的大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颜之推告诫子孙,无论什么人都要努力学习。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当中,清朝的康熙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他在位时间最久,以其雄才大略、勤政躬为、励精图治,开创了一段太平盛世。同时,他又是一个学习型的、学者型的君主,谦虚好学、博学多才、文武皆擅,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真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受到中外敬仰,是其他所有明君圣主、伟大帝王,所不能比的。康熙皇帝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康熙就爱好学习,刻苦读书,每天竟达十余小时之多。至青年时,对经、史、子、集便滚瓜烂熟,诗经离骚、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许多名篇佳作,他都能背诵得朗朗上口,通晓文史。这为他后来的写作文章、赋诗填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尚且难以达到如此勤学谦虚;更何况他还是高高在上、拥有天下、日理万机的皇帝!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啊!连皇帝都能懂得如此虚心请教、钻研学问,我们难道不更应该做到这样吗?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诗歌赏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易水送别,慷慨激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于易水送别,咏史送别融为一体。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于易水送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送别,荆轲刺秦,一代英雄豪侠,壮怀激烈。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于易水送人》。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发已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所写的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因为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告下狱。第二年(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骆宾王,初唐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七岁即能写诗,号称“神童”,那首家喻户晓的《咏鹅》据说就是七岁时所写。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下了《讨武檄文》。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早重用此人,也对骆宾王起了爱才之心。此诗头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点明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诗人没有采取依依惜别的常用送别诗的写法,而是直接写历史,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为下面的抒情作好了铺垫。第三、四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非常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站在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送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讲师简介付健(印竹)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中国国学院执行院长,成人教育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自年创办萃辰天心书院,先后在书院开讲《金刚经》《心经》《史记》《道德经》等经典课程,并倡导开设中国式礼拜——半日禅修,研发首创“明心见性香茶花”系列课程,并在CCTV接受著名主持人陆一鸣采访,畅谈国学,著有自身感悟散文集《跟随》一书。国学不仅是知识更是能量,相信国学的力量!——付健陈伯安(印安)萃辰天心书院院长文化学者,诗词联赋作家。曾任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局长、江汉大学武昌分校副校长、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萃辰天心书院院长。已出版《思维的技巧》《伯安百说》《读书趣话》《联语哲思》《新武汉三字经》《横山联唱》《南山窖雪》等文学专著,参与主编《古今绝句鉴赏辞典》(任副主编)。任萃辰天心书院院长以来,在书院亲授国学经典多部,言传身教,影响广泛。雷磊萃辰天心书院常务副院长萃辰天心书院常务副院长,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潜玩诗社社长。在天心书院受国学经典熏陶8年,通诗词歌赋。已在书院开讲国学经典入门课程,并多次为出国留学生讲授国学一对一课程,曾为“新东方”学员讲授国学课程。国学教给人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一种立身处世的智慧,一种心灵空明的解脱。——雷磊天心一个家庭的文化,是家庭的基石,是家庭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家庭和乐美满的关键因素。国学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学习圣贤经典,增长智慧能量。和家人一起快乐的亲近国学,进而促进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升。这就是我们做《天心》的初衷,让国学智慧走近千家万户。赶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zl/12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