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张曦元编辑
小美
大家好!我是探美族的营养师张曦元。很开心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共同走近人体中的“钙”元素!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各种物质的参与,这些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和地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
这些元素除碳、氢、氧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矿物质(无机盐)。目前能测定的人体内的无机盐有20余种。
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锝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下面我们看看钙元素在身体的分布与功能。
钙元素的分布与功能
1、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20岁之前是骨骼的生长阶段,长个子的时候。
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1岁以前(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诸如出牙晚、学步晚、鸡胸)和12—14岁(身材矮小、生长痛)。
20岁以后骨质依然在增加。35—40岁,骨密度达到峰值。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对老年人将加快骨钙的流失,导致身材变短,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2、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有一套机制来维持血钙的浓度。
血钙的来源有两个: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钙以及骨骼中的钙(骨骼是人体钙的大仓库,当摄入钙不足时,则动用仓库应急),这一切通过甲状旁腺分泌升血钙素和降血钙素来加以调节。
3、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器(皮肤)—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
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4、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
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钙来激活。
缺钙会有哪些影响?
1、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
皮肤缺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弹性易硬化。
2、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3、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是一个重要原因。
4、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5、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
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激活剂。
按年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年8—12月,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调查总计27万人,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人均仅为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不同年龄缺钙的表现
1、儿童:夜惊、夜啼、烦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2、青少年:腿软、抽筋、体育成绩不佳、疲倦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感冒、易过敏。
3、青壮年(20-45岁):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过敏。
4、孕产妇:小腿痉挛、腰酸背痛、关节痛、浮肿、妊娠高血压等。
5、中老年: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等。
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下降。
当血钙水平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就会促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具有破骨作用,即将骨骼中的钙反抽调出来,藉以维持血钙水平。
在缺钙初期,缺钙程度比较轻的时候,只是发生可逆性生理功能异常,如心脏出现室性早搏、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等反应。
持续的低血钙,特别是中年以后,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首当其冲的是骨骼,由于骨钙持续大量释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另一方面,在甲状旁腺持续升高的情况下,由于甲状旁腺素具有促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启而关不住,以及阻抑钙泵,使钙泵功能减弱,造成细胞内钙含量升高。持续的细胞内高钙,激发细胞像失控的野马,无节制亢进,会造成细胞能量耗竭。
与此同时,代谢废物又得不到及时消除,便会构成自身伤害,致使细胞趋向反常的钙化衰亡。
最终由于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缺钙会造成人体生理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与缺钙有关的主要疾病:
●高血压
缺钙会造成反常的钙内流,导致钙在血管内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反常积贮,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异常升高。
持续的钙内流,促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内皮细胞钙化、变性、甚至出现袭痕、断裂。外周阻力进一步增大,血压持续升高。
由于血管内壁损伤,脂类通透性增大,血脂浸入血管壁的损伤处,造成胆固醇和其他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
血管内皮细胞内损伤而分泌内皮素和某些激活因子,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粘附、聚集。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激活补偿性生理反应,促使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反常增生和内膜下移位,致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于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了。
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高血压病人来说,不用药物而是增加钙制剂的量,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德威尔对国家统计中心为期1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发现每天用钙量为毫克的人比每天用钙量为毫克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低12%。
●冠心病
许多研究表明,钙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有人观察,让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男子食用含钙量低的食物10天(每天毫克钙),检查他们胆固醇含量;然后再让他们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每天毫克钙)。
结果高钙食物能减少胆固醇总量6%,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减少11%,而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数量则保持不变。专家认为,长时期严重缺钙会引发冠心病。
●结(直)肠癌
高脂饮食会过度刺激胆汁的分泌,过量的脂肪酸和胆汁酸是引起结(直)肠细胞癌变的触发剂。
有研究证明,患有结肠直肠癌的病人,血清胆汁酸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1倍左右,而癌变细胞中胆汁酸含量比正常细胞高3倍以上。
如果用高胆汁酸的饲料喂小白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补充足量的碳酸钙,钙离子与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酸钙和胆汁酸钙随粪便排出,从而消除癌变的触发因子,就能阻抑肠细胞癌变。
●手足搐搦症
这种疾病是因婴幼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而使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发生障碍。
另外由于甲状旁腺未能及时分泌更多甲状旁腺素,以致血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手足痉挛和喉痉挛,常伴发阵发性呼吸暂停和短时间窒息,引起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据医学观察,大脑神经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窒息10秒钟,神经功能开始出现障碍;窒息数分钟,就会出现血管神经不可逆转的损伤,轻则影响孩子智力,重则导致低能、痴呆。
所以,做好手足搐搦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都必须补充足够量的钙。除了补钙外,还要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和补充适量维生素D,以预防手足搐搦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
人体长期缺钙而引起负钙平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骨质疏松。
很多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对骨质损耗有着重要减缓作用,在减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率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食用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效果尤其明显。
很多专家认为,补钙应在青春期就开始,这时候骨质正在形成,效果会更好。
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又不易发现,所以长期来不被人们注意。
即使病情加重,主要表现是骨痛和骨质增生,常常不被医生所认识,往往错诊为腰肌劳损,或是关节炎。
随着病情加重,骨量丢失到骨峰值的30%—50%时,骨骼变脆,稍有不慎就可造成骨折。
据调查,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4%,其中6.3%发生骨折。这种骨折往往又难愈合,常因久卧不起,并发褥疮或坠积性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丧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全面认识和了解钙元素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学会用营养的力量调养身体预防疾病,我们下期再见!
精彩推荐
①“代糖”到底可不可以吃?
②我想说,我瘦了!
③专家提醒:预防癌症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④90后小鲜肉称:成功是一场选择的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