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普别乱补啦,维生素D并没有预防癌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dongying.dzwww.com/tongxin/201805/t20180504_16476462.htm

维生素D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我们身体必需的成分。它不仅有助于保持钙水平,以保持骨骼健康;它还在免疫系统功能,神经元通信和肌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D缺乏或者过量都对身体有伤害,维生素缺乏会导致佝偻病、软骨病等,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会出现中毒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耳鸣等。

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降低患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还并不清楚,随机试验的数据也很有限。

年11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篇文章,系统地探讨了补充维生素D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全国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针对美国50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分别摄入维生素D3(维生素D3)的剂量每天IU和omega-3脂肪酸的剂量每天1克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主要终点是任何类型的侵袭性癌症和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次要终点包括特定部位的癌症、癌症死亡和其他心血管事件。

研究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这两种主要终点的风险。

共有名参与者,包括名黑人参与者进行了随机试验。中位随访5.3年期间,维生素D组与安慰剂组相比:

1:名参与者诊断出癌症(维生素D组名,安慰剂组名,风险比,0.96;95%CI:0.88~1.06;P=0.47)

2:名参与者发生了一次主要心血管事件(维生素D组名,安慰剂组名,风险比,0.97;95%CI,0.85~1.12;P=0.69)。

3:在次要终点的分析中,例死于癌症,风险比,0.83(95%CI,0.67-1.02);

其中乳腺癌风险比为1.02(95%CI,0.79-1.31);

前列腺癌风险比为0.88(95%CI,0.72-1.07);

结直肠癌风险比为1.09(95%CI,0.73-1.62);

4:主要心血管事件加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扩大复合终点风险比0.96(95%CI,0.86-1.08);

心肌梗死风险比为0.96(95%CI,0.78-1.19);

卒中风险比为0.95(95%CI,0.76-1.20);

死于心血管原因风险比1.11(95%CI,0.88-1.40)。

此外,未见高钙血症或其他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

表1.受试者在基线时的特征,根据维生素D或安慰剂的随机分配

表2.根据维生素D或安慰剂的随机分配,在意向治疗分析中,主要、次要和其他终点的危险比和95%置信区间

图1.根据随访年份,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的任何类型的侵袭性癌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

研究结论:

与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D并没有降低侵袭性癌症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从一级预防角度来讲,补充维生素D对于预防癌症或者心血管疾病并没有作用。在此,求臻医学提醒大家,追求健康,一定要注意科学健康的方式,切勿盲目保健。

参考文献:

VitaminDSupplementsandPreventionofCancerandCardiovascularDisease.

丨延展阅读丨

侵袭性癌症:顾名思义侵袭性肿瘤就是说这个肿瘤它是富有侵袭性的,有侵犯性的,它会向周围蔓延,会向周围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叫侵袭性肿瘤。其实所有恶性肿瘤都会有具备这个特点,向周围侵袭向远处转移就是恶性肿瘤的特点。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Risk):又称为风险比,是前瞻性研究(队列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是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

主要终点:能够预测(疾病)临床结局的指标称之为主要终点,比如脑梗死临床验试验的主要终点是致残率、死亡率。

次要终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虽然主要终点可以更好地评价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其需要的观察时间较长,耗费也较大,故临床研究通常使用次要终点而不是主要终点。

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