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全国都开启了升温模式,重庆今日的气温也突破了35℃,夏季如约而至。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细菌繁殖、疾病多发的季节,那么脆弱的儿童又该如何预防夏季易产生的疾病呢?
一、中暑夏季持续高温,儿童由于排汗功能不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无自理能力等原因,容易发生中暑。中暑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多种表现,严重者,甚至发展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预防和处理:
1、阳光强烈时,要尽量避免出门等户外活动;
2、必须出门时,给孩子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带上遮阳帽、遮阳伞等;
3、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
4、平时家中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调节室温,但注意避免空调直吹;
5、中暑情况已经发生时,可以用冷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6、可食用盐开水、清凉含盐饮料等,也可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物,必要时给一些退热药;
7、严重情况请立即就医。
二、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肆虐,而儿童的皮肤又过于娇嫩,极其容易被蚊虫叮咬后留下红肿的包包。由于奇痒无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挠,抓破后又容易被感染发炎变得更严重。而且,蚊虫也会传播一些疾病,如虫咬皮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儿童发病率高的传播疾病。
预防和处理:
1、注意居室和个人卫生,杜绝蚊虫滋生;
2、不要让孩子经常去草丛、树林、沼泽地、潮湿的地方玩耍;
3、外出时不要让身体暴露太多,露出的皮肤涂抹上儿童专用防蚊露;
4、睡觉时可挂上蚊帐,尽量穿长衣、长裤,并穿白色或浅色衣服,颜色鲜艳易吸引蚊虫;
5、不使用含有香味的洗涤剂、护肤品、香波等,因为香味易招致蚊虫;
6、慎用蚊香花露水等,这些产品虽然是低毒、低残留,但是都属于农药管理类别的。特别是劣质蚊香中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布在烟雾中,被幼儿吸入易致中毒;
7、经常给儿童剪指甲,指甲太长容易抓破皮肤,造成感染化脓;
8、已经被咬时,需要认真清洁伤口,可在局部涂抹止痒剂,如参肤霜、清凉油、风油精等;
9、继发感染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局部及全身的抗炎治疗;
10、医院皮肤科就诊。
三、腹泻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夏季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儿童常见病。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腹泻还会造成死亡,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预防和处理:
1、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水源、食品的卫生,不喝生水、生熟食分开存放等;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3、对于腹泻中招率极高的婴幼儿,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小孩子做好保暖工作,在孩子睡觉时,选择小毯子或是小肚兜加盖在腹部局部保暖;
4、儿童腹泻的原因复杂,应避免长期乱用抗生素;
5、液体疗法是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病的关键,其原则是预防和纠正脱水,轻度腹泻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Ⅲ调节肠道水、电解质代谢平衡,补液又止泻;
6、严重者请及时就医。
四、热感冒伤风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即各类病毒细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孩子由于自身集体防御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被感染,甚至是重复感染,在人多的场所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夏季的伤风感冒通常伴随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以及乏力等症状。
预防和处理:
1、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空调直吹;
2、如果孩子班上已有感染的孩子,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
4、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以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热感冒病症很多,不能盲目地自服一些药物,滥用药物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正常菌群失调,掩盖症状,耽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应严格按照医嘱。
五、痱子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
预防和处理: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
2、衣着宜宽大,便于汗液蒸发,还要及时更换潮湿衣服;
3、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勤洗澡;
4、痱子发生后,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5、已经发生痱子,可以局部外用清凉粉剂如痱子粉外扑,或用清凉止痒洗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酊,脓痱可外用2%鱼石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
6、瘙痒明显时口服抗组胺药,脓痱感染时选用抗生素,最好结合医嘱。
六、佝偻病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主要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图片来源:鸽子医生
预防和处理: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如果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可以预防发病;
2、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均补充至2岁;
3、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ml的儿童,应当补充维生素DIU/日;
4、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IU/日者,如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IU/日。
七、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最为常见。5岁以下孩子多发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上百万儿童发病。每年这个时候就进入了手足口病的夏季高发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这些就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因此,一旦宝宝出现相关症状,医院就诊。
预防和处理:
1、目前上市有EV71疫苗,能够预防EV71相关的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建议6月龄至5岁以下宝宝可选择接种;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勤洗手;
3、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家庭常备“84”消毒液,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
5、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宝宝接触;
6、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医院就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