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疗波长比电疗要短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小所以红外线能量小于紫外线
由左向右穿透能力增强,近红外线穿透能力最强,远红外线很弱。
红外线
近红外:0.76-1.5μm,穿入人体较深,约5-10mm
远红外:1.5-μm,,穿入人体浅,2mm
主要是热效应。
功能: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消炎,刺进组织再生,镇痛,表面干燥。
禁忌症:出血倾向,瘢痕增生,高热,活动性结核,急性感染,严重动脉硬化。
治疗有红外线灯,白炽灯照射(常用)
治疗时垂直于治疗部位30-60cm,暴露皮肤,20-30分钟,一天1-2次。
可见光
蓝紫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紫外线
光量子能量高,有光化学效应。
红斑反应: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出现的边界清楚的,均匀的充血反应。12-24小时达到高峰。
长波潜伏期长,4-6小时
短波潜伏期短,1.5-2小时
nm的红斑反应较强,nm的较差。
胸背腰腹的敏感最强,手足最差。
作用:
杀菌:.7nm的杀菌作用最强。
促进伤口愈合:小剂量可。
脱敏:多次反复照射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调节钙磷代谢:治疗佝偻病,成人骨软化。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禁忌症:心衰,活动性结核病,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光敏,着色性干皮,肿瘤局部。
剂量:1MED就是经过照射出现最微弱红斑的时间(单位s)常考
0级(亚红斑量),小于1MED,照射后无肉眼可见的红斑反应,可用于全身。
1级(弱红斑量):1-2MED,照射后6-8小时出现明显红斑,24小时消退。
2级(中红斑量):3-5MED。照射后4-6小时出现明显红斑,2-3天消退。
3级(强红斑量):6-10MED。2-4小时出现明显红斑,4-5日消退。皮肤大片脱皮,色素沉积明显。
4级(超强红斑量):20MED以上,2小时出现超强红斑,暗红,水泡,5-7日消退,色素沉积。
局部照射方法:
直接照射,中心重叠照射,阶段照射,穴位照射等
照射剂量:
首次剂量:最佳为一次达到所需治疗剂量。脏器病变通常3-5MED,为控制体表,体腔,伤口,窦道等软组织的炎症。感染。应用强或者超红斑量。
光敏疗法,治疗银屑病(抑制表皮细胞增殖),白癜风(黑色素沉积)
激光疗法:要保护眼睛
高强度常用CO2激光器,低强度常用He-Ne激光器。
高强度常用激光器CO2,Nd:YAG激光器等。
低强度(康复科常用)激光治疗常用的激光器是He-Ne机关器,半导体激光器等。
热作用主要由可见光和红外光区的激光引起。
压强作用
光化学作用
电磁作用
生物刺激作用
超声波(20kHz以上的机械振动波)有机械作用,温热作用,空化作用。
机械作用,微细按摩是超声波阻止了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
温热作用:神经组织吸收声能最多,肌肉次之,脂肪最少。不同组织的界面处产热较多。
治疗: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超声波非常敏感,社脑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加速侧支循环。
2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使皮肤轻微充血。
3降低骨骼肌肌张力,大剂量引起损伤。
4小剂量促进骨痂生成,大剂量延缓愈合。
5小剂量促进胃肠蠕动
超声透药:药物融入耦合剂
需要耦合剂,减少能量损耗,可以用水。
固定法小心烧伤
移动法速度1-2cm/s
水下法
15min之内一般5-10min
温热
改变酶活性,增加细胞摄氧量,提高代谢。
提高基础代谢量,一定范围内升高10°,基础代谢增加2-3倍。
消炎
组织修复
蜡疗:
温热作用
机械作用缩小10-20%
润滑作用
加热时使用间接加热法(不可直接加热)定期加蜡定时清洁
蜡饼法:适用于躯干或者肢体2-3cm45-50度
浸蜡法:可做手套55-65
刷蜡法:躯干肢体面部55-65
冷疗,水疗
冷疗:
冷刺激0度以上
冷冻疗法0度以下
深度冷冻疗法-°C
水疗:
冷水浴:26°C以下
凉水浴:26-33
不感温水浴:34-36
温水浴:37-38
热水浴:39
盐水浴:38-40适用于多发性关节炎,肌炎,神经炎。
松脂浴:37-38镇静治疗高血压I期
苏打浴:37-38银屑病等皮肤角质增厚,脂溢性皮炎。
中药浴:
全身气泡,漩涡浴,蝶形槽浴。
生物反馈
通过电子技术将一般感觉不到的肌电,皮肤温度,血压,心率等转变为声,光信号,使患者自行调节。
正反馈
负反馈
压力治疗
气囊加压,体外反搏等。
牵引技术
增加关节间隙,当重量达到6-7kg时,椎间盘内部的压力减少越70%,10kg时,几乎没有压力。
可使用卧位或者坐位(常用)。
牵引角度:
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15-25)
椎动脉型和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的多采用中立位。
颈椎上段病变牵引角度要小(0),中下段(C5-T1)角度宜大(15-25)
曲度消失甚至反张的应后伸0-15
牵引重量:
一般以体重的8-10%开始,最大可达10-12kg,若超过20KG可能受伤。
腰椎牵引:
仰卧位,可屈膝屈髋,放松腰部,生理曲度变平。
初始重量一般不低于体重的60%,缓慢增长到%
持续牵引: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紊乱或急性腰痛。
间歇性牵引。
关节活动训练: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
被动活动
主动-辅助活动
主观活动
持续被动关节运动CPM预防挛缩保持软骨营养塑性减缓韧带萎缩增加6-12周时的韧带强度减轻疼痛安全不疲劳
关节松动术
I级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来回推动(因为疼痛而引起的关节受限)
II级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不接触起始端和终末端(因为疼痛而引起的关节受限)
III级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每次都接触终末端(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
IV级终末端小范围每次都接触终末端(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受限)
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III,IV级手法,直接牵拉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增加本体感觉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1、2级手法止痛后,再用3、4改善活动度。
治疗疼痛时,达到痛点但是不超过痛点。
治疗僵硬时,要超过僵硬处。
看过记得转发和点击右下角“好看”,小王谢谢你~
王逸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