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和活动时都好出汗,但孩子的生长发育一切正常,这类孩子家长多数都带孩子看过病或问过医生,排除各种病症,虽说无需治疗,但出汗太多总让人担心。那么宝宝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儿科王洪建主任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
生理性出汗:
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此外,孩子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孩子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孩子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小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
有一点要注意,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综合分析,必要时检查血钙、血磷、维生素D3监测、碱性磷酸酶以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宝宝出汗可能是这些原因
1
缺钙或者缺维生素D引起的
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
应对方法
及时补充钙、维生素D。
2
结核菌引起的
假如宝宝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病症表现,最常见的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
应对方法
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光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3
交感神经紧张引起的
心脏病、糖尿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宝宝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等现象。
应对方法
父母可以带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
4
喂养不当引起的
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应对方法
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宝宝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宝宝睡觉出汗怎么办
虽然宝宝晚上睡觉时出汗一般来说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护理不当也有可能造成皮肤疾病,也容易感冒,所以还是需要正确护理。
1
穿纯棉质地内衣:
纯棉质地的衣服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
2
调节室内温度:
每天早、中、晚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3
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
宝宝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宝容易出汗。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这就要求勤给宝宝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王洪建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保健工作18年,擅长儿科各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处理)、各种营养性疾病(营养性贫血、佝偻病、各种营养素缺乏等)、哮喘、过敏性紫癜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对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发育等有潜心研究。曾两度荣获青岛市“健康杯”新生儿窒息抢救大赛二等奖,在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