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孩子睡觉总是满头大汗,何解?是正常?病态?还是缺什么东西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秘密吧。
一次小儿推拿讲座中,到了提问环节。
妈妈A:「我家孩子,一睡觉就出很多汗,怎么办?」
爸爸B:「我家的也是这样的,躺下就出汗,擦干了很快又出;有时候身上和手脚又发凉,怕着凉就盖被子,结果又继续出汗,然后第二天就流鼻水了,为什么?」
妈妈C:「我家的更厉害,睡着时已经满头大汗,枕巾也弄湿了。重新换条汗巾,不到半小时湿了,直到凌晨三四点才好些,弄得连我都不用睡了,如何解决?」
医生:「在座的家长,还有多少孩子也是这样的情况,请举一下手。」
只见场下就像国庆阅兵一样,齐刷刷的举起了手。
原来这个世界上,除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些难解问题之外,还有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杂症,一直困恼着妈妈和爸爸。
话归正传,孩子睡觉总是满头大汗,何解?是正常?病态?还是缺什么东西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秘密吧。
为什么孩子睡觉会出汗?
孩子的汗与出汗
汗的主要成分是水、盐份、尿素等。人皮肤上存在大量的汗腺,分泌汗液即出汗。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表的基本湿润和排泄废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当体内热量过多时,体温升高,身体就会自动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通过汗液蒸发把体表多余的热量散掉,实现降温,这与空调、冰箱的蒸发器工作原理类似。古人对汗的机理阐述,最早可见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认为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形成。
正常出汗与异常出汗
多数孩子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多汗」。由于孩子在生长发育中,身体和皮肤幼嫩且含水量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体内产生的热量也较多,就只能通过多出汗来散热,以保持体温稳定。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发烧时,不出汗就难退热,其原理与发烧时体内热量多、出汗功能受阻有关。另外,出汗主要由植物神经调节,孩子的神经调节功能还不完善,也是导致容易出汗的原因。因此,孩子在活动、兴奋、穿衣盖被过热、气温高、喝热水等情况下,就容易多出汗。
中医方面,《黄帝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认为是卫气是阳,营气为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则寤(醒),行于阴则寐(眠),从而产生人体有规律的正常睡眠周期。正常阴阳平衡时,二者相安无事,就不会异常出汗。但儿童是纯阳之体(指发育迅速),阳气推动力量较强,卫阳相对亢盛,睡眠时,多余的卫气要入内,就会逼迫营阴外出导致儿童多汗。因此,孩子入睡时头额微有汗出,没有其他不舒服,也是正常的。
完全不出汗,多见于汗腺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出汗异常地多,可见于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活动性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等,但在出汗的同时,还可出现原发病的明显症状。
孩子睡眠过程、体温变化与出汗
睡眠是一种动态的生理过程,其过程分为快动眼(REM)睡眠和非快动眼(NREM)睡眠交替进行。婴幼儿的身体状态和神经系统发育都处于特殊状态,所以睡眠的差异很大。
而儿童及青少年的睡眠中,在整个夜间,N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75%左右,REM和NREM睡眠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交替出现。
而在NREM睡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相对低的体温可以让孩子睡得更好,但是孩子入睡前的体温相对较高,要降低,只能通过相对不完善身体调节系统来调节,出汗成了较好的散热方式,所以多数孩子睡眠时容易出汗,而成人的调节系统比较完善,调节体温的方式和途径较多,因此睡眠不容易出汗。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各位家长,应该可以明白,孩子睡觉总是爱出汗的原因了。
孩子的健康是您最关心的?
您也想当面跟老师学习?
▼
五方小儿推拿广州
年11月17日-18日,20人额满开班。
报名中
吴大嵘老师
正安文化特邀讲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五方小儿推拿创始人
医院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