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医生说:
什么是肋骨外翻?如何判断?如何预防?如何配合治疗?通过分享一个治愈的案例,希望对于有需要的家长们在治疗的路上少走弯路。
肋骨外翻,由于肋骨发育不正常,表现为胸骨最下方的两条肋骨,向身体两侧外翻,目测可以看到高突的肋骨。呼吸时表现更明显。
根据临床经验,提供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
1.瘦的孩子,睡觉时敞开衣服观察胸前肋骨突起是否匀称,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特别突起,说明存在外翻倾向。
2.肥胖的孩子,睡觉时敞开衣服观察,因为肥胖,目测观察不容易察觉,所以需要触摸,顺着肋骨从上往下触摸,感觉到有异常的突起,可以判断有外翻倾向。(切勿因肥胖而判断为发育健康,不会出现肋骨外翻)
如果发现孩子有肋骨外翻现象,医院做验血检查,排除是否患有佝偻病。
如果检查为佝偻病,通过补充钙和维生素D来治疗
如果检查不是佝偻病,则属于肋骨发育畸形。
所以婴儿肋骨外翻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单纯的肋骨发育畸形;
另一种原因就是佝偻病造成的。
现代医学认为,绝大多数孩子的肋骨外翻是由于佝偻病造成的。然而经过我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在生活水平提升后,相当一部分的肋骨外翻的孩子并不是由于佝偻病造成的。而是养护过程中造成的发育畸形。
例如:孩子的裤腰太紧,且系的太高,长期压迫肋骨的发育。所以医生建议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最好穿背带裤。
又如:经常抱孩子,肋骨生长发育得不到舒展,发育畸形。这是中国家长最常见的问题,尤其在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担心累到孩子于是走走抱抱,骨骼发育因此受到阻碍。
因佝偻病而导致肋骨外翻的原因是身体里缺少维生素D和钙质。
通过补充维生素D与钙质,肋骨外翻可以有效的获得防治。
温馨提示:通过适当的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给孩子补充钙质,市面上大部分的营养品里都会添加钙质以及维生素D。但是肋骨外翻的现象并没有因此减少。例如以下这个案例:
案例:三岁男童,妈妈带来看诊,想确认是否为肋骨外翻(医院的医生已经验血检查有缺钙,诊断为佝偻病,但是心有不甘,想再三确认)。当解开衣服看到肋骨生长畸形,当场判断属于肋骨外翻,医院的检查明确为佝偻病。
回忆当时看到孩子的情景,可以用‘梯形’来形容孩子的胸廓,胸部最下面的肋骨如花朵盛开般外翻,使得胸部最下部变大变宽,整个胸部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看诊中详细咨询后得知,孩子平素饮食经常喝牛奶补充钙质,妈妈比较注重孩子的饮食调养,因此钙质的补充没有问题,这也医院里医生检查的原因,希望获得更真实的诊断。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中一些生活细节引起我的注意,因此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1、在幼儿期没有经过爬行锻炼,直接学习行走。
没有经过爬行锻炼,孩子的肺活量不足,胸廓肋骨发育不良,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胸小,驼背等现象。
2、爷爷奶奶心疼孩子,经常抱着,孩子养成懒惰性格,出门没走几步就要求抱,不抱不走,还以哭闹来达到目的。直接导致肋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锻炼,在抱姿的挤压下畸形生长。
3、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吃饭喂饭,担心吃不饱,每餐都会吃到比较饱,肚子圆圆的。
以上三个原因综合一起导致了孩子出现肋骨外翻发育不良。然而用西医观点无法解释在经常补充钙质情况下,身体发育没有获得健康。唯有中医原理能够解释这个现象。
1、爬行少的孩子,缺乏肺功能锻炼,肺主气,肺气充足可以开阔胸腔,肋骨得到肺气的支撑在发育过程中才不容易变形。
2、经常抱孩子,运动锻炼不足,不利于骨骼发育,也不利于消化饮食中的营养素。
3、喂养过度,消化系统负担过重,累伤了脾胃,形成脾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以上原因总结后诊断为:脾肺气虚
分析原因后给出的调理方案有两点:
1。重新训练爬行运动,增加肺活量,相当于做扩胸运动,日常活动中要改变不良习惯(老人家不要再经常抱孩子),全家必须配合。
2。补脾,健脾。用药物配合食疗八珍糕加强脾胃功能,改善吸收能力。同时不再喂食,每餐7成饱,给脾胃减负,同时也是给运动锻炼提供力量之源。
三个月后反馈,肋骨外翻已经不明显,半年后痊愈。
通过上述案例,希望广大家长们在调养孩子时能够了解到,健康的体魄是锻炼而来,不是怀抱培育的。合理的饮食才能带给孩子丰富的营养素。
最后补充:鸡胸是胸部中间的骨头凸起,与肋骨外翻表面上不同,实际上也是肋骨外翻的延伸。上述提供的案例为大部分家长都有的毛病,最易被蒙蔽。
----------------------------------------------
新浪微博:
中医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