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词,魂驰梦想,更显细腻熨贴

古代很多才子遭遇贬谪和困境,他们虽然心中满怀悲愤,却不能直抒胸臆,于是便只好借助梦境和虚幻的场景,曲折地抒写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表达对奸臣当道的不满。

梦境里发生的事情、看到的景物,虽然都是虚幻难辨,不过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甚至才子们还会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一种峭拔警迈、豪气干云的效果。下面分享一首宋词,魂驰梦想,更显细腻熨贴。

沁园春·梦孚若

南宋?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土,宋理宗淳祐年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后因一首《落梅》诗,被人诬陷贬官。

刘克庄的词作旨正有致、豪气盈篇,后世评价他在南宋词人中可以与陆游、辛弃疾鼎立,其拳拳之心仿佛放翁,志在有为又似稼轩。

这首词是作者为悼念亡友方信孺(字乎若)而作。这位友人担任过枢密院参谋,曾三次出使金国,毫不屈慨,并在接近北方失地处守土抚民,深受敬仰。词人惋惜他英年早逝,更悲叹自己失去了一位知音。

词的上阕描写梦境,词人因为思念心切,终于在梦中与死去的好友方孚若相会,他们一起携手畅游,“登宝钗楼,访铜雀台”。这两处景点分别在陕西咸阳和河北临漳,都属于被金兵占领的地方,可见作者难忘往日时光。

接下来作者又介绍他与好友聚饮的情形,“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他让厨人将东海鲸鱼切成细片,然后一边喝酒,一边大口生吃鱼片。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又召唤圉人(马夫)牵来“西极龙媒”(西域出产的骏马),更在马上继续纵论天下英豪。

“使君与操”,这是三国时曹操对刘备说的话,这里代指词人和他的已故好友。他扫视自己所处的时代,认为除了彼此之外,其余皆为碌碌之徒。

不过他又不信这个时代缺乏英豪,于是便准备了马车千辆,派人到处捜求,甚至还亲自前往燕赵旧地,招请“剑客奇才”,同其共谋大业。

词人忧心忡忡,又显得豪情满怀,他鄙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渴望搜罗天下才俊,只为振兴朝纲、收复失地,实现无数人心中的梦想。

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的满腔悲愤,“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他与故友梦魂相聚,最终还是被晨鸡唤醒,又从梦中回到了现实。词人顿时又感到极其失意,于是又开始“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已经很多年,很多官僚士大夫已经习惯了歌舞升平的气氛,根本不愿提及北伐大业。可是刘克庄则一直大声疾呼,不要忘了北方的失地与遗民。他还关心民间疾苦,更勉励青年才俊要争取青史留名。可惜他人微言轻,没有谁会在意一位古稀老翁的议论。

结尾更令人感慨万千,“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他叹息自己和方信孺就像汉代的李广,却难遇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汉高祖刘邦。他不求封侯拜相,只是希望英雄可以有用武之地。

词人感慨一番之后,虽然心有不甘,却只能暂时忘记故友,然后“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依然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全文波澜跌宕,多用虚笔,刻画出如梦似幻的场景,也表达出作者对故友的追悼之意,更彰显出词人难以排解的满腹悲愁。#优质作者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12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