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俗称软骨病

此症又称V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点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简单地来说,由于孩子体内缺乏VD,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骼钙化不良。一般情况下,患儿大多会出现生长迟缓、低钙惊厥、萎靡等现象。也可能会在婴儿期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骨骼畸形。

佝偻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由于其发病较慢,不易及时发现。佝偻病患儿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肺炎、腹泻等疾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要积极做好佝偻病的预防工作。

佝偻病的病因

1.摄入VD量不足

孩子生长发育所摄入的VD(外源性),大多来自于食物。在通常情况下,食物中的VD含量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母亲喂养不当,就更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

2.阳光(紫外线)不足

紫外线照射为孩子获得充足VD3(内源性)的重要途径。充足的室外活动,使得孩子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从而获得足够的VD3。而由于存在城市高楼遮挡、空气环境污染等情况,也使得部分家长不愿意待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导致孩子整日闭门不出。

3.生长发育速度过快

由于宝宝生长发育过快,其体内的VD含量不足以供给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宝宝患佝偻病几率加大。相对于正常的孩子而言,早产儿、双胞胎、患有疾病的孩子更易患佝偻病。

4.慢性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如果宝宝患有慢性疾病等症状,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可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从而导致佝偻病。

5.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母乳中所含的Ca、P比为2:1,宝宝摄入营养更易吸收;而牛奶中因磷含量过高,反而不易被宝宝吸收。所以,采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其患佝偻病的几率较高。

佝偻病的症状

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尤其是处于3~18个月的宝宝。初期表现多以精神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急躁不安、睡眠浅、容易发脾气、多汗引起的枕秃现象。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骨骼变形,甚至畸形。

·1岁以内的婴儿

最初,3—6个月时,患儿会出现颅骨变薄、前囟边缘软的情况。在患儿额骨以及顶骨中部的位置会出现逐渐变厚的现象,如果用手摸,在骨缝周围会有“乒乓球”似的触觉。待宝宝7、8个月大时,头围增长较为正常,头呈“方颅”状。在胸廓肋骨和肋软骨交界的地方,骨骼呈圆形串珠突起状,一般被称为“肋串珠”,甚至会出现胸骨前突和肋缘外翻情况;如果是症状严重的宝宝,其手腕以及足踝等部位会呈现钝圆形环状隆起状。

·1岁左右的儿童

患儿的胸骨和附近的软骨会呈现“鸡胸样”,更为严重时,在患儿的胸廓下沿处会形成水平凹陷,通常称之为肋膈沟或郝氏沟。

·大于1岁的儿童

患儿可能会出现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等情况。在行走的时候,宝宝的两腿会偏向内侧或者外侧弯曲,呈现“O”形或者“X”形。同时孩子也可能出现长牙时间推迟,容易形成蛀牙等情况。

高钙+D3水果营养粉

配方:

1.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双钙合一,含量高,易吸收,补钙充分

2.多种促钙吸收因子:VD3、乳糖,且独特添加专利纳豆,持续促进钙吸收,有效排除重金属

3.综合果蔬粉:精选33种无农药果蔬食材,采用9个月以上发酵技术提取,富含丰富营养素和天然酵素,提高吸收率

4.菠萝蛋白酶:促进食物消化,有助于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适用人群:缺钙、佝偻病、重金属超标等人群,厌食、偏食、夜惊、盗汗、出牙迟、串珠肋、抵抗力低、身高发育迟缓、血铅高

使用方法:下午或晚上睡觉前补充

使用量推荐:1岁以内,1天1包,1-3岁1-2包,3岁以上2-4包

钙锌镁营养粉

配方:

1.最佳矿物质比:由法国与台湾实验室进行测定的达到钙锌镁磷多种矿物质协同吸收,达到通补同补目的

2.西班牙进口的微囊包埋专利磷酸钙,母乳化钙磷比,吸收率极高

3.萃取于虫草中的水苏糖:直达肠道促进维生素合成,并可以排除重金属,促进矿物质吸收

4.营养补充——豌豆蛋白:均衡的氨基酸比例,为机体提供最易吸收的蛋白质,改善体质

适用人群:

钙锌镁磷四大矿物质缺乏或者不均衡,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婴幼儿

厌食、身材矮小、面部白斑、异食癖、指甲白斑倒刺、枕秃、盗汗、骨骼发育迟缓、出牙齿、身材矮小

使用方法:适合宝宝任意时间使用

使用量推荐:1岁以内,1天1包,1-3岁1-2包,3岁以上2-4包

台湾功能性营养食品领导品牌

木纯一·因爱而生

图文编辑:小木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