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的防治及推拿技巧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

发生秋季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每年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另外,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秋季腹泻往往只在起病的第1-2天呕吐明显,以后随腹泻开始加重而逐渐减轻。正确饮食指导原则如下:①能吃多少吃多少;②暂时不添加蛋肉等辅食,半岁以上的患儿可以多喝咸面汤(或者大米汤加适量盐)。

对于“能吃多少吃多少”的理解——

因为胃肠炎时,肠道并非“体无完肤”的全部被损伤,而是有部分吸收功能存在,不管患儿吃的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粉,均可以通俗地进行以下解释:如果患儿吃ml引起呕吐,则可改为50ml试喂,如果50ml吐了则改为20ml。如此类推,总有一个量是患儿吃后不吐的,在此以后根据患儿的食欲反复尝试增减、并由食欲和喂后呕吐反应来决定间隔时间。

  建议在不引起呕吐的前提下,尽可能鼓励家长多喂患儿,争取让患儿每天的进食总量接近正常进食量。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三大禁忌”

1、滥用抗生素: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故使用抗生素治疗纯属是滥用药物。我国《腹泻病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素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药物,只要给予补液疗法,并可酌情给予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治疗无效,而且可导致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影响营养吸收,并可使腹泻迁延不愈,危及生命。

2、盲目禁食:即使患儿腹泻严重,其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吸收仍可达正常情况的60%~90%。盲目禁食不利于营养补充,还使患儿营养状况恶化,影响肠黏膜修复,降低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并发感染,陷入“腹泻-营养不良-腹泻”的恶性循环。故小儿秋季腹泻应继续母乳或人工喂养,以免上述情况发生。

3、滥用止泻药: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小于5岁儿童禁用洛哌丁胺;小于2岁婴儿禁用复方苯乙哌啶;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治疗小于3岁的小儿腹泻或腹胀。

小儿推拿治疗操作方法

采用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酌情选用补脾土、揉板门、揉外劳、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积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1、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2、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3、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4、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5、揉脐:脐即肚脐,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6、摩腹: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7、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8、捏脊: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护理秋季腹泻患儿的要点

1、饮食要点是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医院吊针补液。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避免过敏性食物,例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炖苹果可以止泻,苹果含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2、最好以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得秋季腹泻,即使得,病情也会轻很多。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合理喂养、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

  5、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B,改善胃肠功能。

  6、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7、及早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

  8、合理用药,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可以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防止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9、接种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3岁的宝宝,每年要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以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秋季腹泻)。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每年一次。

(康训一科侯飞飞)

郑大三附院(省妇幼)







































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y/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