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55岁的王大爷,最近感到嗓子干燥、发痒,吃饭时,食物下去不顺畅,怀疑是老毛病咽炎严重了。
自己在小诊所买了药吃,没什么效果,并且越来越严重。
半个月过去了,症状并没有任何缓解,咽部总是如鲠在喉,于是老王来到了我院胸外科就诊。胸外科副主任刘先本经过详细问诊、检查之后,建议做胃镜看看。
老王很是不解,我是咽炎,为啥要做胃镜?结果,内镜检查提示食管癌,几天后病理结果出来,证实了刘主任的判断。
胃镜检查时,镜子下到食管下段,医生看到一处占位性病变。
食管活检病理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说,是食管早癌。
因为是早期,数天后,老王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成功切除肿瘤。
咽炎与食管癌“傻傻分不清”
刘先本说,食道癌早期与慢性咽炎都可出现咽部干痒、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等,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
发病年龄不同咽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食道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高危年龄段为45—65岁。
吞咽性质的不同咽炎的吞咽异物感与饮食性质无关,吃东西时没有堵塞感;食道发生病变,吞咽困难会随病情加重而改变,依次表现为吞咽固体、半固体、流质、水的困难,进食会有明显的停滞感或堵塞感。
ESD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利器”
ESD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胃肠镜体检发现食管、胃、肠等早癌,黏膜下层是疏松结缔组织,可以通过注射液体在黏膜下层形成水垫,进行分离黏膜层和肌层,在内镜下用专门的刀切除黏膜层早癌病变。医院内窥镜诊疗中心张俊博士说:“ESD手术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没有改变原有生理结构、保持器官完整性,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开胸、开腹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大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内镜下切除术对于食管早期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而中晚期食管癌往往肿瘤侵犯食管肌层及肌层以外,治疗效果较差,其5年生存率还不到20%。食管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已经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做胃镜连镜子都下不去,失去了手术时机。”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宁表示,对于高危人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高危人群分为以下四类。
一、有消化道症状的人:不良症状长期刺激食道可引起食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癌变。
二、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食道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因此此类人应定期检查,遇到不良症状及早就医。
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的人,或者爱吃腌制、过烫饮食、烧烤、熏制食物,缺乏维生素的摄入的人群容易的食道癌。
四、高危年龄组: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几率最大,是食道癌的高发年龄,且男多于女。
专家简介
刘先本,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临床经验丰富。特别对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微创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李宁,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生物治疗、姑息与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擅长食管、胃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及基础研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肿瘤中心研修一年。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张俊,主治医师,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内镜治疗,包括超声内镜、ESD、消化道肿瘤光动力等进行联合诊断及微创治疗经验丰富。
责编:庞红卫作者:陈玉博编辑:陈玉博图片源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