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击上方康平新语免费订阅
请大家把我设为“星标”,避免失联!
来源:网络,侵删
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劣质奶粉事件近年来依旧屡见不鲜。近日,重庆再爆出假奶粉致幼儿发育迟缓,智力二级残疾的事件。
据报导,重庆市黄先生的女儿于年9月出生后得了肺炎,出院时医生告知需要服用“深度水解奶粉”,于是独自抚养女儿的黄先生陆续在各母婴店及网店购买了数十罐“金大洋贝儿康超级舒氨基酸配方奶粉”。
在黄先生女儿饮用“金大洋”奶粉的20多个月的时间里,孩子身体、智力均出现了发育迟缓的情况,于是黄医院求医问诊,试图找出导致女儿发育迟缓的原因。
年,医院康复科鉴定为“智力残疾二级。”
黄先生经他人建议后,于19年6月为孩子更换了奶粉服用。随后几个月,黄先生发现女儿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智力和语言依旧比不上同龄的孩子。黄先生表示,起初也考虑过是奶粉的原因,但鉴于奶粉价格贵,包装上也未注明是“固体饮料”,再加上售货员介绍的天花乱坠,因此就没在多想。
年5月,黄先生听其他家长说:“有一种奶粉名字虽然叫奶粉,但实际是固体饮料冒充的假奶粉,孩子长期服用会严重影响智力和生长。”黄先生猛然心惊,找出女儿服用奶粉的包装罐才发现,原来女儿一直喝的“金大洋”奶粉竟然只是一种固体饮料,根本不是奶粉。
目前,黄先生的女儿已3岁半,但仍无法走路说话。
年7月,黄先生将奶粉生产商及三家经销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共计万余元。该案件直到今年3月才被立案。
上述消息一出,便引来大量中国网友的谴责,网友在谴责商家昧良心赚钱的同时,也质疑这样的产品为何还能在市场销售,监管部门有没有发挥作用,并担忧该产品在市面流传这么久,是否还有其他受害儿童:“钱是个好东西,但也不能这么丧尽天良吧?自己没有孩子吗?”“监管部门干啥了?这种也能生产流入市场?”“你们监管部门赶什么吃的呢?”“这个产品到现在已有很多年,只有一个孩子受连累受伤害吗?应该不止吧?”
多年来,假奶粉、毒奶粉、黑心疫苗频发被爆,为啥屡禁不止,监管部门要不是轻罚轻纵,要不就是相互勾结、从中取利或抛出替罪羊。
奶粉问题多年来从未间断
年5月,安徽阜阳农村地区相继发现婴幼儿出现头部肿大、体重减轻、低烧不退的怪现象,经查都是因食用劣质奶粉而重度营养不良所致,其中有12名婴儿被营养价值还不如米汤的奶粉夺去了生命,名婴儿因为营养不良成了“大头娃娃”。
年,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公司三鹿集团被曝出在奶粉原料中,添加化学物质“三聚氰胺”,破坏婴幼儿的泌尿系统,引发肾结石,至少有30万婴幼儿受害。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因三聚氰胺毒奶粉被判无期徒刑,但却悄悄减刑三次,引发民愤。
年市面再次出现三聚氰胺奶粉,年1月份,贵州省卫生厅发布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名单,其中包括上海的熊猫乳品和山东淄博的绿赛尔乳品等。当时也被外界质疑,是又一次出现新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呢,还是食品中的三聚氰胺超标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年至年间,国内再度爆出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出现的类似事件。
年7月,媒体就曾曝光过湖南郴州地区的一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那次被曝光的假奶粉叫“舒儿呔”,推销者直接就是被家长视为“权威”医院医生,“舒儿呔”导致多名儿童营养不良,身高、智力、行动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甚至伤及内脏。
年5月份,时隔仅一年,湖南郴州市永兴县又爆出多名儿童因服用了“倍氨敏”奶粉后,出现颅骨突出、用手拍头、发育迟缓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均患上了佝偻病,但官方仅对涉事经销商处罚万元了事,引发民众不满。
同年5月份,广州也传出“贝儿呔”、“敏儿舒2号”两款用医生处方固体饮料做假奶粉的事件。该假奶粉会令服用的儿童发育迟缓,并被诊断出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医院医生推荐。
广州一位家长于年5月中旬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来自新手妈妈的求助》文章,内容说她的孩子年6月出生后,被诊断为“对牛奶蛋白过敏”,而广医三院张医生向其推荐“贝儿呔2号深度水解配方粉”。不过,该奶粉连续服用6个月之后,小孩被诊断为发育迟缓,和患有其它疾病。文章发表后,越来越多的广州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喝了同样产品或同厂家的产品,约有60名受害家长在网上维权,医院珠江新城分院等10医院的医生推荐假奶粉。
年6月份,媒体报道江西省丰城市竟出现1岁大的女婴胸部竟然开始发育,医生检查后惊觉,奶粉可能有问题。该名女婴母亲向媒体爆料说,她在帮给1岁半女儿洗澡时,发现孩子胸部凸凸的,让她觉得奇怪因此带去就医检查,没想到医生看到女婴胸部后,也整个呆住,检查结果为“双侧乳腺低回声区,可能发育”,医生为此劝她要把奶粉先停掉。这位母亲还透露,她女儿从9个月大时就开始喝一款名为“贝因美.臻佑”的配方奶粉,因此她猜测,就是奶粉害她女儿身体出现问题。
另阅读:
国内知名品牌标示96%羊毛,实际一根羊毛都没
日前。国内多家知名品牌服饰进行抽查后发现,不合格率高达12.3%。有的吊牌显示含96%羊毛,实测是%聚酯纤维,一根羊毛都没有。其中包含的品牌有七匹狼、VEROMODA、雪中飞、恒源祥等国内知名品牌。
据报导,最近,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羽绒服、羽绒被、围巾、棉服、冲锋衣和羊绒衫等冬令用品进行抽查,发现羽绒产品在填充物质量、服装面料的纤维含量等方面存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质量问题。
此次共抽查了批次,其中发现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达到12.3%。其中羽绒服和羽绒被是这次抽查的重点,共抽查批次,占总数批次的一半以上。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和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姜文良,以这次检测的一件成人羽绒服为例,指其标注填充的羽绒为克,但是测试下来发现只有90克,少了近三分之一,根据羽绒服国家标准规定,只允许5%的偏差,这种缺斤短两,属于严重的不合格。
不仅如此,一些羽绒服除了充绒量存在严重偏差外,有的填充物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羽绒。
如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助理工程师沈花检测了一款从电商平台购买的,标称为“优卡缇”牌加厚儿童羽绒服,其标签显示含绒量是80%的白鸭,但实际上检测到的含绒量只有1.7%,其余的填充物几乎都是羽毛粉碎后的羽丝,而羽丝的保暖性很差,沈花表示,“这几乎是我从业以来检测过的最差的羽绒服了。”
当然,羽绒被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南通市纤维检验所高级工程师钱薇薇检测了同样从电商平台购买的号称是%的鹅绒被,但实际检测结果却显示里面一点鹅绒都没有。
钱薇薇表示,这款标称为“上海怡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被,面料和填充物都不合格。虽然其吊牌上标明%全棉,但实测结果显示其面料的棉含量只有57%,其他都是聚酯纤维。而它标称绒子含量是95%,但实际检测下来绒子含量只有7.8%,连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严格来说这条被子连羽绒被都算不上。钱薇薇说:“因为国家标准里面要求,绒子含量要大于等于50%的,才能称为羽绒被。”
钱薇薇还表示,虽然上述被子展示给消费者的看样看上去是蛮不错的绒子,但其实际填充物大多数都是粉碎性的毛绒,而这种被子不仅保暖性能会比较差,消费者盖在身上还有可能会引发皮肤瘙痒、鼻炎或者刺激呼吸道。
姜文良表示,羽绒里面鹅绒的价格比较高,纯的鹅绒每吨大约68万元,90%的鹅绒每吨大约63万元,纯的鸭绒每吨大约40万元,90%的鸭绒每吨大约30万元,羽丝每吨大约6到7万元,羽毛每吨大约6到7千元。因为原料价格的昂贵,因此有很多商家便打起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主意。
另外,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工程师张丹丹表示,不合格产品在标注纤维含量时,大多数把一些价格便宜的化纤成分,虚假标注成羊毛或羊绒等价格更高的原料。张丹丹以一条在电商平台七匹狼旗舰店购买的围巾为例,虽然其吊牌上显示的是96%的羊毛,但是实测后发现它是%聚酯纤维,就是%涤纶,就是里面一根羊毛都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检测结果中的不合格品有很多来自国内知名品牌,如七匹狼、VEROMODA、雪中飞、恒源祥等等。
而这些不合格产品均是从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米有品、淘宝直播、天猫直播、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购买。
对此,网友纷纷在相关话题下留言:“都是大牌子了吧,这么欺骗消费者。”
“也别怪大家都去买国外品牌了。”“恒源祥、雪中飞、七匹狼,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如此生产,也不知良知何在?”
“恒源祥这样的老字号都出现不合格了,现在还有什么能让人相信呢,就说现在人的病五花八问,人们用的东西都有问题呀!”
“就是这样让大家支持国货吗?自己不争气,就会欺骗自己的消费者,发国外的货就注意质量。真是无力吐槽了。”“点名之后呢,有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实际行动?”
还有网友表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买国外的产品呢?因为人家的产品品质就是好,人家的市场监管是真正的在做事情,所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再看看国内这些企业,对消费者以次充好,欺骗欺瞒,监管部门也不作为,形同虚设,说不定和企业一鼓作气来欺骗消费者呢。不争气的企业和监管部门,国人就是怎么扶也扶不起。”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算作鼓励!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