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的健康,取决于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的工作质量;我们的寿命呢,取决于各个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各系统的使用寿命则取决于它们的衰老速度!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矮的那个木板之长短。一个人的寿命,则取决于最废的早报那个系统。一个肝癌患者40多岁就死了,是因为他的肝脏报废了;一个高血压患者30多岁脑血栓死了,是因为他的大脑报废了;尽管其它系统好好的。
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关照好身体的每个系统。而影响系统衰老速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于微循环的瘀、堵程度和速度。也就是说,人的寿命取决于微循环。
人为什么会衰老死亡?有人为什么会早死呢?就是说,最早报废的系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就是因为“局部微循环”出现了问题。
人为什么到“七老八十”就会老死?人越老,行动越迟缓,都会这样的感觉,越来越没劲了,走不动了。
到底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微循环。
关于微循环微循环都是处于身体的外端和远端,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
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快速衰老。而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体的中间部位循环畅通,四肢和远端的微循环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了尽头了。
为什么有人能活一百多岁?因为他们的微循环能够保持畅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未老先衰”?是因为他们虽然年青,但微循环瘀堵的却很严重了。这不是凭空想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瘀堵状况,判断自己大概的未来。
那么,瘀堵会有什么感觉呢?或者说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瘀堵呢?瘀堵首先会有疼痛。疼痛是好事还是坏事?经络或者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疼痛,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疼”。
很多人最害怕的也是疼痛,很多人最急于治疗的还是疼痛。因为疼痛让人无法活动,疼痛让人无法吃饭,疼痛让人无法入睡。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不明白,我们身体一旦有问题,我们怕的不是疼,而怕的是不疼。
疼是好事,说明血液循环还没彻底堵死,身体在产生自救,在冲击“瘀堵”。
而一旦堵死了,你就感觉不到疼了,这样反而坏了大事。就像很多人有静脉曲张,我们能够清清楚楚看到一条条血管都被堵死了,可有人感觉到疼吗?
也许很多人没注意过,静脉曲张只是在早期才会有疼痛的感觉,到后期彻底堵死就感觉不到疼痛了。血管都被堵死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疼痛了,随之而来的是麻、木、凉,这才是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对付疼痛的办法是用的止疼药,千万不要认为以后不疼了就是好事。只有把经络彻底打通了,才是解决疼痛的最根本办法。因为不仅仅是解决疼痛的问题,而是消除隐患的问题。
血液循环最容易在哪里瘀堵?关节和毛细血管。
关节处有很多内通外联的缝隙,中医叫穴位,是外邪侵入和内邪外排的“突破口”,大家注意一下就明白了,身体的穴位在关节处最多。所以大家千万别轻视或忽视关节的异常,这个报警信号最重要,通过按摩和有氧激活运动是向外“祛邪”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毛细血管都是在微循环上,关节也多是毛细血管,因为一般大、中血管不会堵。
为什么微循环容易堵?1)血液里的杂质,千万不要轻视,身体每天都在创造垃圾。2)感受“风寒”,一受风寒血管就收缩,而血液也会变粘,就会造成瘀堵。一是关节、皮肤受寒冷刺激,二是内脏(肠胃)容易受“冷饮、冷食”刺激。所以,在布满毛细血管丛的微循环是最容易瘀堵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微循环的瘀堵都会存在,而且都在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虽然在身体内里,我们看不到,但我们能感觉的到,人越老行动越迟缓,这就是因为年老“血脉不活”的表现。
如何判断身体瘀、堵程度?有一个“窗口”可以帮助我们,这就是“舌下静脉血管”。舌下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舌脉色青紫,其形粗长或怒张,提示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其色淡紫,脉形粗大或怒张,提示寒邪凝滞或气虚血瘀;其色紫红,脉形怒张,提示热壅血滞,其色淡红或浅蓝色,脉形细小,提示正气虚弱。
舌下络脉的变化,主要提示瘀血病变的存在,根据其色青紫、淡紫、紫红,分别确认瘀血属气滞、寒凝、气虚,还是热壅。一般我们简易地把瘀堵程度分为四级。
一级:舌下两条静脉隐现,主干直径在2.6毫米以下,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整条舌下静脉无扭曲、怒张。二级:主干饱满,直径不超过2.6毫米,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1/2,轻度弯曲。三级:主干饱满,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轻度弯曲。三级者表示气血循环有瘀堵。四级:主干饱满,曲张明显,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或将及舌尖,外带有粗枝状分支或鱼子酱刺状。四级者表示体内有早期肿瘤。人体的衰老就是经络不断堵塞的过程,经常疏通经络能够延缓衰老。
经络不断淤堵的过程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很多慢性病,对于慢性病,食疗大于药疗,药王孙思邈早就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自己的调理经验,如下图:
食疗最有效的遵循思路又是什么呢?
身体的自然平衡与健康,阴阳的平衡可以唤醒机体的整体免疫力。
慢性病现在十分流行,据统计,我国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高达总人数的75%以上,即我国有10亿左右的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脂肪肝、冠心病、肿瘤、风湿、类风湿、神经衰弱、胃肠溃疡、结肠炎、牛皮癣、红斑狼疮、肝炎、便秘、更年期症、抑郁症、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精子优良率低下、子宫肌瘤、乳房小叶增生、肝、肾子宫等脏器囊肿、鼻炎、咽炎、前列腺炎、盆腔炎、先天性生理缺陷等。慢性病严重阻碍着我国人口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治疗慢性病有二个途径:一是药物治疗途径。二是保健食品治疗途径。
一、药物途径治疗慢性病
药物治疗慢性病主要是消除或缓解疾病症状,通过缓解症状,给患者创造一个自身康复的条件,然后依靠病人自身的康复能力实现康复。90%的慢性病不是药物治好的,而是患者通过自身的康复能力痊愈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发现,病症较轻或体质较好的人,患病后只要适当休息,多吃水果等高能量有营养帮助康复的食品、即使不去治病、服药,疾病也能痊愈,年轻体质好的患者病后康复速度快,年老、体质弱的人患病后康复速度慢,其原因就是患者自身康复能力不同之缘故。
比如:感冒药物治疗感冒,感冒药可使患者体温下降,头晕、肌肉酸痛等症状缓解,但感冒药物并没有使病机消除。感冒的病机是感冒病毒对呼吸道黏膜的伤害。感冒药降低体温时,对病毒并未造成杀伤作用。感冒的治愈是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对病毒杀伤作用和受伤黏膜的修复作用实现的,而不是药物治好的,所以感冒后,体质好的人不服药,疾病也能痊愈。
比如: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可降低,但降糖药和胰岛素并没有把糖尿病的病机消除,并未使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提高或胰岛素靶细胞受体敏感性提高,长期注射胰岛素反而会使自身原有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消失,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不间断的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注射量也越来越多。
也有一些药物有直接治疗疾病的作用,能将病机消除,如抗生素能将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毒杀死或抑制,干扰素能抑制引起肝炎等疾病的病毒的繁殖、化疗药物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能抑制抗体产生从而可缓解过敏性疾病症状,这些药物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有较好的作用。
但是药物治疗疾病大都是治症不治病,大多会有副反应,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对机体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而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副反应会越来越严重。如感冒药会伤害胃肠粘膜、血管,能使白细胞数降低、胃出血、肝功能损害等,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脂肪萎缩、自身胰岛素B细胞分泌功能消失等,有些药物副反应特别严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伤害,如化疗药物、激素等。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药物治疗慢性病时,往往一种疾病还未治愈,新的疾病却又产生。同时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抗病能力和病后康复能力也下降,以后疾病会越来越多。
药物种类很多,治感冒的药、糖尿病的药,治其他疾病的药都各有几十种,不同的患者用同一种药品治疗时,往往会出现这个人有效,那个人无效的情况。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可能服用不同的药,所以究竟需要服哪种药还要通过探索。
二、保健食品调理疾病
食品药品本是同源,高能量的食品能调理慢性疾病,许多药品就是用食品或食品提取物制成,许多西药是提取食品的单一成分制成。鱼腥草注射液就是由食品鱼腥草提取物制成,甘草能抑制病毒,红花有活血、止痛作用,马齿苋(食品)有止痢作用,红花中提取的红花油外用止痛效果非常显著,米糠可治疗脚气病、皮肤炎,酸枣可治疗失眠,猴头菇可治疗胃肠溃疡、肿瘤,香菇可治疗佝偻病、肝炎。鱼腥草、甘草、马齿苋、红花、米糠、酸枣仁、香菇、猴头菇都是食品,现在都已制成药品,食品可调理疾病是不足为奇的。
食用菌的保健食品是由对人无不良反应的动、植物和菌类制成,对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一般来说保健食品治疗慢性病时,对急性期的严重疾状消除较差,但消除病机的效果较好,也有些保健食品对病症也有很好的消除作用,如灵芝制剂治疗失眠,灵芝和某些植物性保健原料制成的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猴头菇治疗胃肠溃疡,双歧杆菌治疗便秘等。
保健食品种类很多,我国现有保健食品多种,其中治疗各种慢性病效果最显著的是食用菌保健食品,这是因为疾病的最本质的病机是细胞损伤,细胞生理功能发生障碍,而食用菌保健食品有修复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健康水平(如提高细胞膜延展性、细胞膜封闭度和细胞膜受体功能及各种酶活性),提高机体生命活力,提高免疫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作用,即对机体有扶正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食用菌保健食品的这一作用特点使之和微量元素类保健食品、维生素类保健食品、微生态制剂和各种营养素、滋补剂保健食品有极大的区别。
食用菌保健食品能调理多种慢性疾病,如肝炎、鼻炎、咽炎、前列腺炎、痔疮、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肿瘤、糖尿病、冠心病、风湿、类风湿、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胃肠溃疡、神经衰弱、哮喘、更年期症、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辐射引起的白细胞低下症等。
食用菌治疗慢性疾病时,是通过提高机体生命活力,提高免疫力和提高神经介质、内分泌激素介导的信号传导、生理调节、康复自愈能力实现疾病康复的,这一点和药物治疗疾病的途径有很大不同。属于自然疗法的范畴,不伤害身体,从根本上提升免疫力。
如果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事业,财富关系,健康关系问题,元一全面健康管理工作室是大家的大后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