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常被人们称之为“隐形杀手”,丢失再多的骨量也不会被察觉,当出现腰酸背痛、身长缩短、驼背时已经是晚期了。当骨骼强度不够也就是骨质疏松时,骨骼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会断裂,也就是骨折。而骨密度(bmd)在很大程度上代表骨骼强度,于是测量骨密度成为监测骨质疏松程度的常用指标。
一、骨密度测量意义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该检测能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密度水平,以便采取及时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测者骨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一种吴创面、无痛苦的检查项目。“骨密度检测骨矿物质含量,可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从而指导营养干预、治疗;同时,根据年龄相对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医生还可以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并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预测骨折风险。也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检查结果
1、骨密度正常为%,减少1%-12%属于基本正常。
2、异常结果:
(1)骨量减少:骨密度值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
(2)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个标准差。
(3)严重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三、适应人群
需要检查的人群:
(1)儿童:早产/低体重,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儿童;疑似佝偻病(夜惊、多汗、鸡胸、O形腿等);偏、挑食,厌食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儿童;生长痛、夜间磨牙等及发育期青少年。
(2)孕妇: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哺乳期的妇女。
(3)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4)其他人群: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四、注意事项
不同制造商所生产的骨密度仪所测得的骨密度值是不可比的。即初诊在哪台仪器做骨密度测量,复诊时还要在那台仪器上做骨密度检测。也就是说,医院做的骨密度测量,第二次复诊的医院做检测,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比较起来才能更有意义。但是,大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不然有可能”被骨质疏松“哦!
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