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孩子有必要查体吗?”
“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就好啦!”
“不会说话没关系的,贵人语迟!”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聊娜娜医生带来门诊的小案例,让我们了解一下孩子生长发育那些事儿!
小案例:一个3岁9个月的小男孩因为矮小,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生长发育门诊就诊。聊娜娜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小男孩只有12kg,88cm(同龄儿童平均体重身高分别为16kg,.5cm),仔细查体发现孩子存在串珠肋、手镯症及膝外翻等骨骼改变,经了解患儿母亲孕期及哺乳期从未进行预防补钙,孩子生后未预防补充维生素D,奶量摄入量少,吃饭少。结合化验指标及X线检查最终诊断为佝偻病,明确了矮小原因。聊娜娜医生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一个月后复查身高增高了0.8cm,妈妈也非常开心:医院检查就好了,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希望孩子快点好起来。
小链接
佝偻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钙摄入不足,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发育异常。尤其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病。早期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易受惊、爱哭闹、睡眠不安、多汗等。因为多汗婴儿好在枕头上来回摆头,故可有枕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骨骼及肌肉病变,如乒乓球样颅骨软化,囟门大,颅缝增宽,出牙迟,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后可出现方颅、肋串珠、鸡胸、脊柱后凸及佝偻病性“手镯”;婴儿学步后会出现“O”形、“X”形腿,囟门闭合延迟,还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等学习能力。
小儿佝偻病重在预防,我们强调维生素D的预防补充及保证食物钙源的足量摄入。首先,无论何种喂养方式的婴儿均应补充维生素DIU/d,12月龄以上儿童至少需要维生素DI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3月后改为预防量补充。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膳食中钙缺乏是导致营养性佝偻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0-6个月和6-12个月龄婴儿钙推荐摄入量分别为和mg/d,1-3岁高发年龄段儿童推荐钙的摄入量为mg/d。而儿童膳食中钙摄入量<mg/d是营养性佝偻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钙摄入量>mg/d时,未见营养性佝偻病发生。自然界中钙源丰富,提倡食物补钙,乳品是最好的钙源,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吸收好,我们提倡6月内儿童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6月后再添加辅食基础上,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及以上。6-12月龄儿童奶量保持在-ml/d,1岁以上奶量保持ml/d,可以保证钙的摄入量达适宜水平。对于生长速度快、奶量不足的孩子可以适量补钙。
专家简介
聊娜娜,毕业于滨州医学院,本科学历,先后于济南市妇幼保医院新筛中心及儿童保健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担任:山东省罕见病委员会遗传代谢病分会委员,德州市儿童遗传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儿童营养、喂养问题,生长发育偏离、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遗传代谢病如先天性甲低、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预约挂号方式
-(服务时间8:00-12::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