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佝偻病的初期:
常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
特别是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一般临床表现是一些非特异性的
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比如多汗、烦闹、睡眠不安
特别是多汗容易造成孩子在睡眠的时候
头枕部皮肤痒
不停的摩擦枕部,容易造成枕部的头发脱失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枕秃”
但是这些临床表现都是非特异性的
只是作为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
佝偻病的活动期:
小于六个月的小婴儿
一般表现在颅骨软化
前囟的边缘触起来比较软
颅骨触摸起来有乒乓球地感觉
我们俗称“乒乓头”
大于六个月的婴幼儿一般表现在
头部、胸骨、四肢的骨骼改变
头部的骨骼改变主要表现有前囟闭合会延迟
头围会比正常儿童大
头顶从上往下看,像是一个方方的盒子
我们俗称叫“方颅”
胸部的骨骼改变
主要表现有“鸡胸”“漏斗胸”“肋串珠”
肋串珠是由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的地方
看起来像一个圆形的隆起
从上往下看像是一串串珠的样子
我们俗称叫“肋骨串珠”
胸骨柄与周围邻近的软骨组织向前凸起
会形成“鸡胸”
“漏斗胸”是因为胸骨下缘向内凹陷而形成的
四肢的骨骼改变
手腕、脚踝可见一些钝圆形的环状突起
我们俗称叫“手镯”“脚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站立与行走
双下肢就开始负重了
可能会形成“O型腿”或“X型腿”
佝偻病的恢复期:
初期和活动期的佝偻病患儿
经过阳光照射、药物治疗后
临床表现和体征逐渐的减轻或消失
我们称之为恢复期
佝偻病的后遗症期:
常见于两三岁以后的儿童
由于婴幼儿期间严重的佝偻病
残留了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回顾上期关于佝偻病的定义与病因可以戳这里:①期什么是儿童佝偻病?了解病因最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佝偻病临床表现的全部内容,还不太了解的家长们赶紧get起来,警惕这些症状的发生!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