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儿可见胸骨和邻近软骨向前凸起,形成鸡胸样畸形。漏斗胸可能主要由先天畸形引起。
另外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站立行走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腿。
3、恢复期。以上症状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儿童。家属如一直不重视、不治疗,严重佝偻病将会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既然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那么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什么呢?1、母亲妊娠期如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维生素D不足,婴儿体内贮存不足。(孕妈妈们要注意了)。2、日照不足。家属因为各种原因(冬天冷、城市污染)等长期户外活动少。因为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在家晒太阳的可不能隔着玻璃哦。3、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需求增加。(家属添加维生素D不及时)。4、食物中天然维生素D很少。维生素D?的补充补充维生素D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口服含有维生素D成分的药物,另一种是晒太阳(?晒太阳划重点,不要隔着玻璃,划重点)。小知识: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约80%在皮肤表皮合成,仅20%从食物中摄取,在中波紫外线UVB的作用下,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非酶光解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由皮肤进入血循环,维生素D在肝脏25-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25-(OH)D3,进而在肾脏1α-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1,25-(OH)2D3,其为维生素D3的活化形式。如何晒太阳?1.晒太阳的时间
时间有讲究,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第一时段是上午9时到10时,第二时段是下午4时到5时。上午9时到10时和下午4时到5时,在这两个时间段,紫外线中的A光束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夏季时因紫外线较强,选择清晨或者傍晚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
2.晒太阳的部位
据有专家指出,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肢体屈侧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伸侧,头、面、颈部及手、足部对紫外线最不敏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夏季穿短袖短裤,冬季暴露头面颈部即可。
3.晒多久
冬春季,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下10~30分钟,夏季由于紫外线较强,裸露部位较多,接受太阳直射5~10分钟,每周2~3次就能让身体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10至20分钟即可,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在高海拔及长期低度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需延长日晒时间,每天30至60分钟。
假如有人担心晒太阳多维生素D会过量,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日光暴露下合成的维生素D是由体内自主按需合成的,不会导致过量或中毒。
?佝偻病的预防
?
1.孕妇需要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0-18岁儿童也应该多晒太阳。
3.维生素D补充:母乳喂养婴儿可从出生数天,补充维生素。维生素D补充:母乳喂养婴儿可从出生数天,补充维生素DIU/d。
维生素D的重要性
电视的广告里,整天充斥着补钙补钙补钙。这是误区!电视的广告里,整天充斥着补钙补钙补钙。这是误区!维生素D的缺乏会影响到钙剂吸收,钙剂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维生素D不止是预防佝偻病,促进骨骼健康的良剂,也从免疫、代谢、调节心血管、防癌抗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维生素D缺乏的小婴儿,有些还会出现惊厥与手足搐搦!
阿鱼友情提示:只会补钙的父母,可不是好的爸爸妈妈吆。
已有佝偻病症状怎么办?
阿鱼建议:已有佝偻病症状儿童及早产儿,请及时就医,检查评估,咨询专业儿科医师!
作者小结
此文章,意在为宝爸宝妈普及医学常识。维生素D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一味地补钙可能适得其反,害了孩子!
现在的家长,一味地追求白与美,怀孕期间不敢晒太阳。宝宝出生后,宝宝不敢晒太阳,反而更多的不健康与疾病出现。
现如今坐办公室的人群越来越多,晒太阳不止局限于老年人和儿童,骨质疏松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中年人也要加入到晒太阳大军中来。
文章参考:儿科学本科教材,儿科学7年制研究生教材,临床用药之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作者按:以白为美的审美是畸形的,健康的小麦色,古铜色等等,才是健康的黄种人皮肤颜色!
铁人阿鱼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