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症状请注意佝偻病

佝偻病是3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疾病,因缺乏维生素D,使得体内的钙、磷不能被正常吸收和利用,致使骨骼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会导致骨骼畸形。因此,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病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胎儿期储存不足。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储存于体内,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的需要。孕妇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早产婴儿或双胞胎婴儿出生后早期体内维生素D不足。

2、接触日光不足。

人体所需维生素D除一小部分来自食物外,主要由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而婴幼儿室外活动少,维生素D生成不足。

3、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禽蛋黄、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4、疾病的影响。

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还导致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胆道疾病、脂肪代谢障碍。这些都会影响机体对维生素D的摄取。

佝偻病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多汗。

缺钙引起的多汗是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钙,夜间睡觉特别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钙。白天吃奶时或活动时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钙。

2、夜惊。

晚上睡觉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

3、烦躁。

患佝偻病的幼儿易激怒、烦躁,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4、枕秃。

枕秃是宝宝的后脑勺有一圈光秃秃的“不毛之地”。

5、各种骨骼的改变。

宝宝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变形,如肋骨外翻、肋骨下缘翘起等。其他的骨骼变形有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串珠肋、“手镯”和“脚镯”这些是比较严重的佝倭病才会出现的症状。

新生儿枕秃不一定是缺钙,不要随意给宝宝补钙

宝宝枕秃要正确判断是不是缺钙。

佝偻病的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必须积极防治。

预防佝偻病要从胎儿期就开始,1岁以内的婴儿是预防的重点对象。

1、围产期孕妇(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的维生素D,以满足胎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生长发育的需要。

2、婴幼儿期预防的关键在于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出生2-3周后即可让婴儿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研究显示,每周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和手部,也可维持婴儿维生素D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







































白癜风资深专家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s/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