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铭约10个月大时,因为秋季腹泻,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后来仔细研究了以后,发现这种病是完全可以掌控的。因此,当第二年秋季来临时,我们主动带小铭去我们这里的儿保中心服用了轮状病毒疫苗,并且做了有效的预防工作。最终,小铭安然度过他人生的第二个秋季。今天,借推荐这篇文章的机会,祝愿天下所有的小宝宝们都能一直健健康康!
每年9~12月份,多数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会面临“秋季腹泻”的肆意攻击。有人说,“秋季腹泻”势凶猛于虎!超高发病率、起病急、强持久性、脱水、并发症、高死亡率(这不是吓唬你的,我哥家的孩子就曾经因为腹泻严重脱水,差一步就去了,吓死人了!当然,这也跟他们不了解,没有及时采取一定的护理和治疗措施有关系。)……够了,宝妈首先要教大家辨清哪些腹泻是“秋季腹泻”,以便防患于未然,并及时针对性治疗。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一般发生在每年9~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以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最多见。引起宝宝发生腹泻的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轮状病毒。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病宝宝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秋季腹泻的主要症状
秋季腹泻发病急,初期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有些宝宝还会有发热状况一般为38℃~40℃,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随后开始拉肚子,拉出的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量多无腥臭味,而且每天可达十几次。另外,有些宝宝会出现呕吐症状,多发生在患病的初期,一般不会超过三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又或是患有佝偻病,那么腹泻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所以妈妈们要及时给宝宝补水,防止宝宝因腹泻过重而出现脱水症状。
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目前来说,服用疫苗是目前预防秋季腹泻最有效的办法。不过,因为轮状病毒有A、B、C、D4个不同的亚型,疫苗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加上每个宝宝的抵抗力是不同的,一旦宝宝的抵抗力低下,即使服用了疫苗也可能会发生病毒感染。
因此,要想彻底远离轮状病毒,妈妈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2、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3、.宝宝的餐具、玩具应经常清洗、消毒;
4、让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
5、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6、尚在哺乳期的妈妈们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宝宝感染病毒的机会。
腹泻宝宝如何护理
目前,治疗秋季腹泻没有什么特效药,而且一般的消炎药对它也无效。治疗上,只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所以,在家庭护理中,预防脱水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你的宝宝患上秋季腹泻,请记住以下4个护理要点:
1、预防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液体大量丢失体外,影响器官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的一种现象。腹泻的宝宝可在头4小时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体,如米汤加盐溶液、糖盐,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2、保护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宝宝肛门周围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妈妈应在宝宝便后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药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更换尿布,避免溃烂。
3、腹部保暖--因为宝宝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就加快,如果腹部再受凉,则会加快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病情,所以应特别注意保暖。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或是用护肚兜等围住宝宝脐部。也可以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疼痛。
4、口腔护理--要给腹泻宝宝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避免因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的鹅口疮。当宝宝呕吐后,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
腹泻宝宝的饮食安排
腹泻宝宝除了要补液防止发生脱水外,在饮食上要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调整。但不可限制饮食,甚至是禁食。因为宝宝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营养需要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影响宝宝的康复。具体进食量,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减少哺乳的时间,以减一半的奶量为宜;
2、人工喂养的宝宝最好喂脱脂奶,腹泻严重的可以改吃米汤,停止添加辅食,待小宝宝病情好转一周左右再恢复到以前的正常饮食。
其他注意事项
1、如果宝宝发病后三天依旧不见好转,又或三天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大便带血等症状中的一种,应及时就医;
2、宝宝腹泻期间,要禁食油腻食物,如薯条、油炸食品;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菠萝、辣椒;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生冷食物,如冰激凌。
附:腹泻分类
说了这么多秋季腹泻的事,那么到底宝宝腹泻都有哪几种呢?下面的内容教您秒判腹泻原因,以便对症处理。
1、生理性稀便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对策:合理喂养,加强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若怀疑是真腹泻,应考虑以下原因,或及时进行专家治疗。
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对策: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医院接受治疗。
3、对奶粉过敏
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于2~3个月的宝宝。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对策: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儿喂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
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腹泻的魁祸首——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症状:感冒、腹泻
对策:加紧治疗感冒,预防脱水。
5、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腹泻中最具挖根生的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占秋冬季节宝宝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作秋季腹泻。传染性很强,能在家庭、幼托儿及儿科病房流行。发病时伴有呕吐、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状: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应考虑轮状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对策:不要犹豫,立即找专家接受治疗。
贴心提示: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并且可以擦一点“紫草油”。患腹泻的宝宝要注意腹部保暖,同时让宝宝多休息。
图文来源丨爸妈堂(琥珀亲子合作育儿微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