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小宝宝,父母及亲朋好友总忍不住要亲亲,然而医生提醒,父母及家人最好别亲吻孩子,尤其小婴儿。如果患口腔疱疹时亲吻孩子,易致孩子生病,严重时会要命。
去年一位美国的小女婴Mariana,感染了由疱疹病毒(HSV-1)引起的脑膜炎,18天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海峤不久前也遇到类似病例,一名3个月大的小女婴爆发红疹惨不忍睹,所幸经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孩子3个月大,送来时全身都呈红色、暗红色的糜烂性疱疹、痂疹,尤其是头部格外严重,脸上几乎密密麻麻都是疱疹,可以说是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朱海峤说,孩子虽然时有哭闹,但精神状态比较差,病情比较危重。
据患儿家属叙述,孩子发烧已经多天了,全身皮疹越来越严重,医院就诊后,由于病情太重原因不明,医生建议立即转院。
孩子得了什么病?朱海峤与同事们抽丝剥茧寻找病因。一开始,考虑过是皮肤葡萄球菌感染烫伤样综合征、水痘、带状疱疹等几个容易混淆的疾病,但后来都一一否决了。根据患儿当时全身皮疹的形态、症状学表现,初步诊断是重型多形性红斑。重型多形性红斑,又叫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朱海峤说,该病的患病率国内还没有统计数据,来自国外的数据显示发病率大约在一百万分之一。目前,重型多形性红斑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病主要发生在极少数有特应体质的患儿身上,与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或者由于某些感染造成特殊的免疫反应有关。但据了解,该患儿发病前没有特别的用药病史,基本可以排除药物因素。
孩子得病很可能缘于妈妈亲吻感染可能来自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当时考虑患儿在湿疹的基础上合并有皮肤感染,从皮疹形态来看,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疱疹和痂疹,皮疹的大小和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有理由推测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皮损。
朱海峤等进一步分析,单纯疱疹病毒分两型:HSV-1在成年人主要感染口腔周围黏膜;HSV-2主要感染生殖器。该病毒潜伏期为3-5天,若母亲生殖器带有HSV传染胎儿或新生儿,那很可能小患者一出生或不久就感染发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母亲(及家人)口腔若带有HSV-1,就可能通过一个不经意的亲吻,把口腔部的HSV传染给婴儿。而母亲亲吻自己孩子司空见惯,是十分自然的事。
据此,朱海峤认为这位患儿极有可能是通过亲吻的方式传染上病毒的。孩子年龄很小,免疫力差,再加上可能体质比较特殊,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造成了全身的播散性感染。但这么严重的病情还是较少见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或是引起其它严重并发症,造成脏器的损坏,甚至危及生命。
在医护人员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儿病情终于得到控制,皮损也日渐恢复,身上的皮渐渐脱落生出新皮肤,且不会造成疤痕。近日医生回访,小婴儿恢复良好。
亲吻婴儿、口对口喂食得改改朱海峤绍,其实被疱疹病毒感染的人很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被“亲死”的则微乎其微,不必惊慌,但应引起重视。婴儿的免疫力差,如家长患有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口腔中就会有大量的病菌,在亲吻宝宝(口对口)的过程中,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引起孩子的口腔疾病或者其他的并发症。
同时,为了孩子健康,这些习惯也得改改:
?喜欢将食物咬断咬碎后再喂给幼儿,这样只会让食物裹挟着病菌进入宝宝的口腔。
?喂奶前自己先吸奶嘴试试温度,或进餐时和婴幼儿合吃一份;
?外出回家不洗脸、洗手、不换衣服,就抱孩子亲热等。
朱海峤提醒,患有口腔疱疹的人要避免接触婴儿,对于婴幼儿的病毒性疱疹要早发现,医院进行治疗。
关于亲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随便让别人亲吻孩子
一定要学会帮孩子拒绝别人的亲吻,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万一对方有某些传染类的疾病,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不要亲小宝宝的手
小宝宝随后很可能会把刚刚被亲吻过的小手放进口中吸吮,无形中就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
○不要有口水残留
宝宝容易出汗,如果大人的口水停留在宝宝的皮肤表面,那就更容易出现湿疹或汗疹。
(来源:新华社)
孩子罗圈腿、出牙晚因为缺钙?NO!
孩子抬头抬得不好,是不是缺钙引起的?
孩子罗圈腿,是不是缺钙引起的?
孩子走不稳,是不是缺钙引起的?
出牙晚,乳牙长歪了,是不是缺钙引起的?
……
面对孩子发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想到补钙!如今孩子的饮食很丰富,身体所需要的钙从食物中摄取已经足够了,缺钙不再是普遍问题。也就是说:喝奶、吃饭正常的孩子是不容易出现钙缺乏的。
抬头抬得不好,因为缺乏锻炼孩子抬头动作发育迟缓,并非是缺钙的缘故,而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导致肌肉力量不够。
补钙和肌肉的发育没有任何关系,肌肉的力量是需要锻炼的。孩子肌肉发育的顺序是从头到脚,最先能否控制的是头部,随后获得手臂的力量,接着学爬、学站、学走。孩子满月之后甚至更早,就可以让他趴下了来,慢慢抬起小脑袋,锻炼颈部和背部的肌肉。
轻微缺钙不会导致O形腿轻度缺钙不会导致O形腿,但是如果是严重的佝偻病,会并发O形或X形腿。
而要预防孩子出现佝偻病,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只强调补钙。不要过早让孩子学站、学走,要遵循孩子自然的发育过程,不做超前的事。
出牙晚、乳牙长歪,与是否缺钙关系不大有些孩子八九个月大了,还没长出一颗牙,这时家长往往很着急,担心孩子缺钙。
其实,孩子长牙的早晚、快慢与是否缺钙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注意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就可以了。
走不稳,补钙没有用钙是人体许多部位都需要的一种矿物质,他的主要功能是构建坚固的骨骼和牙齿,可以说,骨骼是人体钙的贮藏库。
而孩子走路走不稳,实际上是肌肉的力量不够或动作不协调,与缺钙没有关系。而补钙并不能加强肌肉的发育,所以想通过给孩子补钙帮助他走得更稳,显然不会有什么效果。
患佝偻病真正原因:缺乏维生素D家长担心孩子缺钙影响骨骼发育,其实担心的就是孩子患上佝偻病。很多人都认为孩子的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殊不知,佝偻病的真正原因是孩子体内缺少维生素D,因此,佝偻病又被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体内缺少维生素D会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以及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从而影响骨骼发育。维生素D的补充方法,可以向医生咨询,根据孩子的年龄、饮食等来决定补充的量。
(来源:江苏疾控)
往期回顾▲15岁孩子竟患腰椎间盘突出,医生:都是它惹的祸!
▲孩子摔到头不这样做,后悔都来不及!
▲女白领夜跑后体内一半的血流没了!原因值得所有女性警惕!
▲当心!这些“小毛病”稍不留神会拖成癌!
支持单位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技术指导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出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