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妈妈学习班》
不打针不吃药
改善宝宝体质,提高免疫力
每天10分钟,简单易学易上手
图文详解如下
↓↓↓
小儿佝偻病
佝偻病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影响造成维生素D不足,或障碍维生素D代谢的结果。
1.内源性维生素D不足人体皮肤内含有一种脱氢胆固醇元素,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所以只要是对紫外线有影响的因素,例如地理条件、季节、大气污染、生活习惯、肤色人种等均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的不足。
2.外源性维生素D不足即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不足,其中缺乏肝油蛋黄和肝类食物,此类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
3.疾病的影响呼吸道、消化道、肠道、肝、肾疾病反复发作,都可引起维生素D的代谢吸收障碍。另外,婴幼儿时期生长相对快速,所需维生素也多。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1.先天不足肾主骨,藏精,生髓,为生长之本。肝主筋,且肝肾同源。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见出牙不快,行立均迟。
2.后天失养脾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失调,生化之源不足,则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四肢五脏不能濡养,可见语迟,立行均迟,发育迟缓,倦怠乏力,甚至骨骼畸形。
临床表现:
患儿早期,有易惊、好哭闹、睡眠不稳、多汗及枕秃等症状。3~6个月时重症患儿的后头部颅骨软化;8~9个月呈方形头颅,囟门大而迟闭,常在出生8个月后不闭合,出牙迟缓;10个月以后还未出或3岁以上乳齿仍未出齐,或牙间隔延长,齿序紊乱,齿列不整,胸部畸形,脊柱后凸如鱼背,下肢为“O”或“X”形腿。
中医辨证:
常见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
1.心脾两虚症见夜惊,多汗,纳差,便溏,智力不聪,神清呈滞,语迟,肤肌苍白,舌淡舌苔薄白,指纹淡。
2.肝肾不足症见烦躁不安,盗汗,立行立迟,消瘦,下肢弯曲,方颅软颅,舌质淡舌苔薄,指纹紫。
小儿推拿治疗佝偻病
健脾益气,补肝益肾。
嘱患儿俯卧位,从上而下用中指、食指与拇指对应提起脊柱皮肤肌肉(施捏脊法),重点按揉命门穴、八髎穴。然后翻身呈仰卧位,配合补脾经,摩腹,揉中脘,揉脾俞,揉胃俞,按揉足三里,每穴1分钟。坚持按摩,每日1次,每10日为一疗程。
精室
是穴适当关元俞上方,又相当腹部关元穴之上部,两旁有大肠俞。考关元为元阳交会之处,此穴属督脉,位居腰背,脉气通于大肠俞,为督阳与大肠交会所
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骶骨第一,二,三,四对骶后孔处;八髎有八个点,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
宝妈宝爸须知
◇环境要求
避风,避强光,噪音小
温度适宜干净的地方为宜
◇操作者要求
双手清洁,摘去戒指
手镯等饰物;指甲不要过长
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冬季推拿时双手要保持温暖
◇宝宝要求
不能过饥或过饱,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
若宝宝哭闹要先安抚宝宝绪,再进行推拿
◇力度控制
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推拿原则
饭后一小时小儿推拿,推拿后需补水
促进新陈代谢
◇推拿要点
注意汗后补水,测试体温
预防与护理
1.应抱孩子常做日光浴。
2.合理添加含维生素D的饮食。
3.积极治疗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