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怀上宝宝后,很多妈妈都成了“海淘”大军,从奶粉、奶瓶、配方奶到婴儿车、婴儿服,真是想买啥就能买到啥。像奶粉、奶瓶这样的,妈妈购买起来的时候不会太困扰,但是遇到像维生素D、鱼肝油这种东西,很多妈妈就懵圈了,使用说明看得一知半解的,完全不知从何下手。今天小编就来跟各位宝妈们讨论一下,维生素D、钙片、鱼肝油、DHA.....你真正需要给宝宝补充的到底是什么?
枕秃、头发少,宝宝就是缺钙了?
年,卫生部公布了第3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卫生》调查报告,其中提到中国人钙摄取不足。自此,中国人进入了全民补钙的误区,一时间从婴儿到老人,不管生活质量如何提高、营养摄入如何到位,大家都在补钙。有很多宝宝,出现了枕秃、头发少的现象,新手爸妈们就觉得是缺钙了,钙片、补钙颗粒轮番上。
事实上,关于钙的摄取,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明确的摄入标准。根据其《婴幼儿营养指南》,婴幼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毫克钙,而母乳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膳食钙。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公布的全球婴儿配方奶标准则显示,每毫升配方奶应含~毫克钙。这意味着,不管是母乳宝宝还是配方奶宝宝,只要消化吸收系统正常,就不会出现缺钙的情况。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相反,对婴幼儿而言,过量的钙有可能会减少铁和锌等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肾脏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宝宝肾结石。
不需要补钙,宝宝真正需要补什么?
很多妈妈给宝宝补充钙剂的原因是害怕宝宝得佝偻病,事实上佝偻病的病因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的发病人群多以3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宝宝为主。所以要保证宝宝的骨骼正常发育,给宝宝补充的应该是维生素D而不是钙。
日常生活中,维生素D从哪里来?
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
1、人体自身合成。人体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人体皮肤就会自动合成维生素D。
2、饮食摄取。鱼类、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另外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面包等也有丰富的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应该怎么做?
保证维生素D在宝宝体内的充足供应,其实应该从孕期就应该开始了。下面跟小编一起系统地看一下维生素D应该怎么补:
1、准妈妈应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经常吃一些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在孕后期,准看妈妈应该每天补充——IU的维生素D。
2、新出生的宝宝只要可以去户外了,就应该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宝宝多晒太阳。
3、宝宝(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应该在出生2周后每天摄入IU的维生素D,一直到2岁。
4、早产儿、双胞胎等高危宝宝应该每天补充——IU,3个月后就可以改为每天IU了。
培育宝儿小提示:配方奶宝宝会有强化的维生素D,喝配方奶的宝宝是否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需要家长计算。举例说,如果一升配方奶中含有IU维生素D,宝宝如果每天喝毫升配方奶,也就是摄入了IU维生素D,那么剩下的IU,就需要额外补充。
除了维生素D,宝宝还需要额外补充鱼肝油、DHA之类的东西吗?
很多妈妈生怕自己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觉得什么宣传得能让宝宝聪明、健康就想试一试,事实上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不需要额外给宝宝补充的,所以没必要给宝宝吃鱼肝油。
DHA能够帮助宝宝大脑发育,于是很多商家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中富含丰富DHA,事实上这只是商家的噱头而已。即便一些补充剂中含有DHA,但也是人工合成的,人体的吸收率是极为低下的,吃了也等于白吃,所以真正要给宝宝补充DHA,还不如给宝宝多吃一些深海鱼,核桃等食物。
?转自今日头条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