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诊疗对象各有哪些?
(1)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有:
①康复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②康复评估:运动能力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语言交流能力评估、医学心理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及体能测定、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等。
③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正、心理治疗、康复工程
(2)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
残疾人、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和某些伤病恢复患者。
62、作业疗法的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简要说明治疗目的与要领。
(2)训练中应避免简单重复或刻板的程序化活动,也不能任由患者无目的地玩耍。
(3)治疗师应掌握治疗进程,做好不同阶段的处理,注意观察患者并定期评定,
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节奏,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进步或变化。
(4)在治疗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安全问题。
63、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1)床上仰卧位活动(2)坐位训练(3)从坐位到站立位的训练(4)站立位训练(5)步行训练
64、肩周炎的症状与体征
答: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肌萎缩无力,肩关节活动障碍。
65、磁疗的治疗作用。
答:镇痛;镇静;促进骨痂生长;消肿;降压;对良性肿瘤的作用;消炎;软化瘢痕。
66、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杀菌、消炎;镇痛;脱敏;加速组织再生;促进维生素D生成、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光敏反应。
67、紫外线生物剂量:
一个生物剂量即最小红斑量MED,是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最弱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
68、超声波疗法的治疗作用:
微细按摩效应、温热效应、空化效应以及多种理化效应,连续式超声波的温热作用较明显,脉冲式超声波的非热效应较明显。
69、康复治疗康复目标:
防治并发症:如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废用综合症: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和变形等;
误用综合症:如痉挛加重等;尽快地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度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
70、压疮的预防:
①定时更换姿势②使用合适的轮椅及坐垫③定期检查皮肤
71、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
①压力②剪切力③摩擦力④潮湿
72、压疮的影响因素:
①内在因素:营养不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急性疾患、年龄、体重、血管病变、脱水等。
②外在因素: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
③诱发因素:长时间的坐或卧的姿势不良、移动患者的方法不正确、大小便失禁和环境因素等。
73、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1)正确的测试姿势:注意防止某些肌肉对受试的无力肌肉的替代动作。
(2)选择合适的测试时间。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
(3)测试时双侧对比。
(4)施加阻力时,注意阻力方向与肌肉豁肌群牵拉力方向相反﹔施加的阻力点应在肌肉附着点的远端。肌力4级以上时,抗阻需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相反的方向。
(5)肢体运动时,被检查肌肉附着点近端肢体应可靠固定。
74、物理疗法适应症:
PT适应证非常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炎性疾病、软组织损伤、慢性病等,最为密切的是骨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者,如偏瘫、截瘫、肌萎缩、肌力下降、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骨关节损伤、脑血管疾病、神经损伤等。
物理疗法的禁忌证: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活动性出血、高热、体质虚弱、体内有金属异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等。有些是绝对禁忌症,有些是相对禁忌症,视情况而定。
75、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
脊髓休克、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碍、痉挛、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76、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具有特殊的表现:
(1)中央束综合征(2)半切综合征(3)后束综合征(4)脊髓圆锥综合征(5)马尾综合征(6)脊髓震荡
77、导致障碍(残疾)的原因:
(1)疾病:传染病,孕期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遗传疾病;(2)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引起角膜炎软化致盲;(3)理化因素:噪声,烧伤,酒精中毒;(4)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运动损伤,产伤;(5)社会、心理因素:可致精神病。
78、残疾的预防实施基本对策:
(1)病损:①恢复和改善存在的功能障碍;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③调整心理状态,加强接受与克服的心理;
(2)残疾:①利用和加强残存的功能,如偏瘫患者的健肢操作,截瘫患者的上肢训练,以代偿功能的不足,以及必要的矫形手术;②假肢、支具、轮椅、辅助器的装配和使用,以补偿功能;
(3)残障:①改善居住条件和社会环境,包括住宅、公共建筑、街道、交通工具等,②改善家庭环境,包括家属在心理上、护理上、经济上的支持;③促进就业,保障接受教育的权利,过有意义的生活;④完善无障碍设施,确保残疾人尽可能地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区活动。
79、康复与康复医学发展的原因:
(1)社会和患者的需要;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②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③文体活动日益发达;④慢性病增加;
(3)应付巨大的自然灾害和战争;
(4)医学愈进步对康复的需求愈大。
80、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3)对骨骼肌的影响;(4)对韧带的影响;(5)对关节的影响;(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7)对消化系统的影响;(8)对泌尿系统的影响;(9)对皮肤系统的影响;(10)对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更多免费医学三基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