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营养免疫基石

健康营养、免疫基石

党建医防呼吸营养健康知识科普讲座

人群营养篇-12

幼儿营养-2

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幼儿生长发育虽不及婴儿迅速,但亦非常旺盛。尽管幼儿胃的容量已从婴儿时的ml增加至ml,但牙齿的数量少,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道蠕动能力也远不如成人。此外,营养物质的获得需从以母乳为主过渡到以谷类等食物为主,提示不可过早让孩子进食家庭膳食。

幼儿的营养需要

由于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各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

(一)能量

幼儿的能量消耗包括:

1.维持基础代谢:幼儿时期基础代谢的需要约占总能量需要量的60%。由于婴幼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代谢组织所占比例大,故基础代谢率高于成年人,但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别不大。

2.生长发育的需要: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每增加1g的体内新组织,需要18.4~23.8kJ(4.4~5.7kcal)的能量。

3.人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好动多哭的幼儿比年龄相仿安静的孩子,所需能量可高达3~4倍。

4.排泄的能量消耗:每天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能被完全吸收,有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就被排泄到体外。

(二)蛋白质

幼儿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量相对比成人多,而且质量要求也比成人高。一般要求蛋白质所供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15%,其中有一半应是优质蛋白质,即来自动物性食物、豆类食物的蛋白质应占到总蛋白质的一半以上。我国新修订的1~3岁幼儿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为25~30g。每日饮用ml牛奶和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酸奶、鸡蛋和鱼类等,可满足幼儿蛋白质摄入量。

(三)脂肪

对于1~3岁幼儿的脂肪适宜摄入量占总能量的35%为宜。其中每日摄入亚油酸、α-亚麻酸分别占总能量的4%、0.6%;每日摄入DHAmg。亚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较少出现缺乏,而仅有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等少数食用油中含有α-亚麻酸,应注意补充。补充时还应注意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者的适宜比例。

(四)碳水化合物

幼儿的能量消耗受活动量的影响,活动量大的幼儿,能量消耗多,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推荐幼儿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5%。膳食应以谷类为主,以利于摄入足够的能量,并注意粗细搭配。幼儿不宜多吃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

(五)无机盐

1.钙与磷:钙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在骨骼发育和牙齿形成的关键时期,钙缺乏所导致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磷也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1~3岁幼儿的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从1岁到10岁,据估计平均每日用于骨骼生长需要储留钙从70mg上升到mg,膳食中钙吸收率仅有35%。1~3岁幼儿的每日磷推荐摄入量为mg。

2.铁:如果长期铁摄入量不足,幼儿的生长发育就会停滞,并且会影响到智力发育。幼儿对铁的需要量较高,用于组织生长和体内铁的贮存,我国1~3岁幼儿推荐的每日膳食铁推荐摄入量(RNI)为9mg。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幼儿中特别常见的营养缺乏病。要保证幼儿多摄入血红素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等,有利于铁的吸收。牛奶含铁量少,蛋黄中虽含铁较高,但吸收率较低。

3.锌:幼儿缺锌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味觉减退、食欲缺乏、贫血、创伤愈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现象。因此锌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1~3岁幼儿每日锌的推荐摄入量(RNI)为4.0mg。

4.碘:碘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非常重要。1~3岁幼儿每日碘的推荐摄入量(RNI)为90μg。

5.氟:氟对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氟有助于预防龋齿,但氟的摄入量不能过高,例如长期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会得氟斑牙,还可起氟骨症。1~3岁幼儿每日氟的适宜摄入量(AI)为0.6mg。

(六)维生素

1.维生素A:维生素A与机体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有关。1~3岁幼儿每日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RNI)为μg视黄醇活性当量。维生素A摄入量过多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厌食、过度兴奋、骨疼痛、头发稀疏、肌肉僵硬和皮肤疹痒症。

2.维生素D: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1~3岁的儿童由于钙沉积在骨骼中需要维生素D,是特别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较少,主要来源应该是户外活动时由紫外线照射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1~3岁的儿童每日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10μg,每日摄取量不宜超过20μg。

3.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通常没有过量的危险。1~3岁幼儿每日维生素B1的推荐摄入量为0.6mg。

4.维生素B2:是人体许多酶系统辅基的组成成分,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B2,会出现口角炎,严重时还会出现唇炎、舌炎、角膜炎、阴囊皮炎。1~3岁幼儿每日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为0.6mg。

5.维生素C:维生素C对幼儿是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能够帮助伤口愈合,维生素C能促进铁在肠道内的吸收,对预防贫血有重要作用。我国1~3岁幼儿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40mg。

幼儿喂养指南

2岁以下幼儿喂养指南与“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相同,2岁以上幼儿喂养指南与“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相同。

四、常见营养缺乏病防治

(一)钙与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该病虽然不会直接危及小儿的生命,但一旦发病将会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腹泻等疾病,故被列入我国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当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而钙的摄入量又不足时,就会出现抽筋、小腿疼痛和生长迟缓等症状。补充钙制剂可预防儿童钙缺乏症。应注意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适量维生素D,以增加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奶类及其制品是最佳的补钙食品,营养丰富,所含钙质易于吸收。喝上一杯奶,除了提供优质的钙,同时还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这是其他任何食品和药品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要多户外活动,平均每天要让小儿到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多晒太阳是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预防佝偻病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二)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在我国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1~2岁的幼儿摄入的主要食物为奶类、米粥、鸡蛋等,铁的含量较低,尽管鸡蛋黄中含铁较高但利用率差,故容易发生铁缺乏,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贫血的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易疲乏,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晕、食欲减退等。贫血也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力,易出现合并感染等症状。儿童患贫血应及时进行治疗,选择一些含铁丰富的营养强化食品。维生素C可有效地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在补充铁的同时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如果贫血症状较轻,处于边缘铁缺乏,可通过增加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动物血制品、肝脏、豆类及其制品、黑木耳、芝麻酱、瘦肉等食物,达到改善的目的。

(三)锌缺乏

儿童缺锌时会出现食欲缺乏、味觉功能改变、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创口愈合不良等症状。锌缺乏的儿童由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少,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对于有明显缺乏症状的儿童,在保健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锌补充剂或多种矿物质营养补充剂。对于大多数没有明显锌缺乏表现的儿童,可通过增加摄入富含锌食物,达到改善小儿锌营养状况和预防锌缺乏的目的。贝壳类海产品、瘦肉、动物内脏都是锌的极好来源,干果类、谷类胚芽和麦麸都富含锌,奶酪、虾、燕麦、花生和花生酱等也是锌的良好来源。

(四)维生素A缺乏

儿童维生素A缺乏常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皮肤干燥角化脱屑,夜盲,结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最好办法,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改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如果膳食在短期内得不到明显改善时,通过服用鱼肝油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注意不能过量,以防中毒。

(五)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在我国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已经很少见,但轻度蛋白质-能量缺乏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主要发生在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儿童及较贫困地区。轻度蛋白质-能量缺乏的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滞后、瘦小、肌肉无力、伴有反复的感染等症状。

预防对策:增加幼儿的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油脂类和坚果类食物的摄入量,例如花生、核桃等;同时提供一些优质蛋白,如奶类、蛋类、豆制品和肉类等,以补充谷类食物蛋白质的不足。幼儿的每日用餐次数可增加到4~5次。为了控制感染,要积极治疗儿童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同时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当发生严重营养不良时,医院就诊。

[摘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营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动物性食物

营养成分表

《中国食物成分表》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希望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的进步与浩瀚,给自身的饮食行为习惯带来有益的指导性作用。

因内容较多,每次只能展示2页食物表(2张是1页食物表),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所给我们带来的科技知识资源内容。从食物表中可以看出:

孕产妇、中老年配方奶粉中蛋白质营养含量最高的:

合生元金装妈妈配方奶粉:

蛋白质含量:27g/g

钙含量:mg/g

美素佳儿GOLD金装妈妈孕产妇配方奶粉:

蛋白质含量:27g/g

钙含量:mg/g

硒含量:12μg/g

亨氏超金妈妈孕产妇配方奶粉:

蛋白质含量:26g/g

钙含量:0mg/g

雀巢中老年配方奶粉:

蛋白质含量:30g/g

钙含量:0mg/g

这些数据非常实用,可以辨别旧的营养误区。大家可以根据食物的各种营养成分来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