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8岁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罹患肝癌晚期,正当其养母许女士决定割肝救子时,发现姚策并非是自己和丈夫的亲生儿子!!
经过再三查证,原来28年前的年,姚策的养母许女医院生产时,医院工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许女士与其生母杜女士抱错了孩子。
时光荏苒,28年后,两个家庭的命运因姚策生病而缠绕交织在一起。在感叹人生意外的同时,当事人姚策及其亲生父医院告上法庭。年12月7日,这场“错换人生28年”案一审医院赔偿姚策和其亲生父母总计76万余元。年2月8日,该案二审在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针对当事人(姚策)进一步的赔偿要求,法院医院赔偿姚策及其亲生父母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共计万余元。
尽管姚策备受病魔苦难所折磨,所幸法内有情,给予他及其家人经济的补偿。在我们感医院的同时,那么从医学角度来讲,如何判断是否为亲子关系呢?小编今天总结了几种方法,供读者参考。
血型日常生活中,可能动不动“测一个DNA”有点奇怪,因此,血型是一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亲子关系判断依据(不是金标准哦)。
医学上最多而常见的血型系统为ABO血型,分为A、B、AB、O四型;其次为Rh血型系统和MN及MNSs血型系统数量较少,在此我们不做过多赘述。而单纯以ABO血型系统为例,详细解读血型遗传规律。
大多数情况下,上图中的表格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判定亲子代之间的亲缘性关系。当然,例外也同时存在。
1孟买血型最早发现于印度孟买的基因型hh的个体十分罕见。这对同样支配人类血型表型的基因H、h中,H抗原是A、B抗原的前体,因此,hh基因型将无法产生A抗原或者B抗原。
而一般在验血的时候,红细胞与抗A血清反应为A型、与抗B血清反应为B型、两者皆有反应为AB型,都没有反应为O型。孟买血型的红细胞中没有A抗原和B抗原,因此,无法与抗A血清和抗B血清产生反应,从而被误判为O型血。
2ABO血型的亚型ABO血型系统中,仍有不同亚型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A亚型,主要为A1和A2。A1亚型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A2亚型的红细胞上则只具有A抗原。
含有A2型抗原的红细胞比A1型红细胞的抗原性弱,因此,当前ABO血型测试方法容易将A2型和A2B型误定为O型和B型。
3双人嵌合体综合遗传学、免疫学、动物学的定义,双人嵌合体是指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彼此耐受、处于不产生排斥的嵌合状态。
这种人体内同时存在两套DNA系统(自己的和发育消亡的双胞胎兄弟的),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被报告出的病例不足例。而如果嵌合基因刚好处于生殖器内,则可能导致孩子的DNA亲子鉴定结果为“非亲生”。
DNA亲子鉴定是指通过遗传标记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目前其主要分析对象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主要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01
DNA提取
把样本细胞核中所含有DNA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一定的纯化,化除样本中的杂质。样本可以为:血痕、头发、口腔拭子、指甲、口香糖、烟头、经血、精液等。
02
PCR扩增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95℃高温时变性成为单链,低温(约60°C)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约72°C),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经过变性、复性、延伸后,将DNA进行复制。
03
后PCR反应
即上测序仪检测的准备阶段,利用检测用的内标,将打开的双链DNA标记,确认出长度。
04
毛细管测序仪检测
利用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将带有不同电荷量的DNA片段长度在同样的电压大小、电泳时间下,泳动出不同的距离长短,并通过前期内标进行区分,方便处理和分析数据。
05分析数据,出具报告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汇总、计算,然后出鉴定结论和报告。
目前认为,DNA亲子鉴定的否定准确率几近%,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尽管如此,DNA亲子鉴定的结果也不能“板上钉钉”,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双人嵌合体”。
“嵌合体”的英文音译为“奇美拉”,是希腊神话里狮头、羊身、蛇尾的神兽,有着“一身两个体”的意味。近些年来,嵌合体的例子也出现了很多。
曾有医院与自己孩子进行亲子鉴定,经精子、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内DNA比对后发现,精子中的DNA与孩子“叔叔”的相符,身体其他地方的DNA都是爸爸自己的。经查证才知道,该父亲本来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中途兄弟的胚胎发育退化后,被其吸收最后发育为睾丸,形成了“嵌合体”胚胎。
无独有偶,在英国也有类似病例。一位单身妈妈生完孩子后做DNA鉴定,结果,DNA显示孩子并非亲生,导致无法继续抚养孩子。直到她生了二胎后才发现,自己的卵巢DNA是与自己DNA不一致的姐妹的,自己是一个嵌合体胚胎。
因此,尽管嵌合体的概率十分小,但仍应该在DNA鉴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