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有这4个ldquo小动作r

白癜风药膏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1230/4752061.html
作者

优优妈妈

平时带娃,小孩子突然间哭闹又总是哄不好,会马上联想到,是不是生病了?身体哪里不舒服?

可是,等孩子睡着了,出现一些“不老实”的小举动,喜欢蹬被子、易出汗、打呼噜……很多爸爸妈妈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并没有足够重视。

其实,孩子睡觉不老实,很可能是在用身体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舒服。

优妈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孩子的睡姿里暗藏着哪些健康信号!

睡觉时易出汗

妈妈们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孩子醒来,抱起时发现孩子满头是汗,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区分了。

生理性出汗:

穿着过多被子过厚;

睡前孩子活动量太大,导致夜间身体虚弱盗汗;

睡前吃多了高热量的食物。

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孩子依旧在睡觉时容易出汗,那就要多观察孩子是否有这些症状,看是否属于异常情况出汗。

异常情况出汗:

伴随反应慢、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哭声异常、甚至惊厥等现象,要考虑是否血糖低;

伴随哭闹、枕秃、前卤门大且闭合晚等现象,要考虑是否属于活动性佝偻病;

伴随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吃得多却体重不增、甲状腺肿大等现象,要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

伴随午后低热、面色潮红、食欲减退、消瘦等现象,要考虑是否属活动性结核病。

如果发现有类似情况,医院看看。

睡觉时常磨牙

有些孩子睡着后,一口小牙齿磨得咯咯响。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原因有:

不良饮食习惯,晚上吃太多,肠胃加班工作,引起咀嚼肌自发性收缩,牙齿来回移动;

精神兴奋或紧张,如白天玩得太嗨,过度疲劳;常受到呵斥、责骂、惊吓等等,导致内心焦虑不安;

肠道寄生虫,如蛔虫和蛲虫,刺激肠管使蠕动加快、肛门瘙痒,孩子睡不安稳,引起磨牙或用手不停去挠屁股。

建议: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尤其是高热量零食;睡前少让孩子看刺激性画面的电视和游戏;睡前少批评责骂孩子。

睡觉打呼噜

孩子睡觉打呼噜,有3种可能。

第一种:鼻子呼吸不畅

睡前哭闹,导致鼻子多分泌物,阻碍呼吸;

感冒或鼻炎导致鼻子不通气;

仰睡时舌头会往后掉,容易出现鼾声;

鼻子里有异物,阻碍了气流。

第二种: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肿大

这属于病理性原因了,不进行手术干预的话会一直打呼噜。

第三种:过度肥胖

孩子营养过剩,脂肪堆积使气道空间变窄,从而打呼噜。

提醒:孩子如果经常习惯用嘴巴呼吸的话,容易形成凸嘴,会变丑哦。

如果孩子睡眠中有明显的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等症状,就要警惕是病理性原因了。

睡觉常“抖动”

入睡抖

有时大人也会有。

睡着后大部分脑细胞是处于休眠状态,但有部分脑细胞不安分,导致出现“入睡抖”情况,孩子可能会突然被惊醒大哭。

这个时候,家长好好安抚孩子,孩子很快就能入睡。

再入睡困难的孩子,可能是白天受到了惊吓,家长要多点耐心,不建议对孩子吼叫。

如果长期处于抖动状态,就要考虑是否缺钙了。

撩衣蹬被

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骨部位及口唇发红,手足心的温度明显偏高,且比往常更爱喝水。

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多半是呼吸系统发出的疾病信号。

比如,感冒、肺炎、肺结核等。

摇头抓耳

如果长时间不能进入安稳睡眠,伴随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烧,那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外耳道炎、中耳炎或湿疹。

翻来覆去

如果孩子除了抖动,睡觉还总翻来翻去,可观察孩子是否有肚子鼓胀、口臭、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现象,很可能是宿食导致。

如果睡觉喜欢面朝下,屁股高抬,伴随流口水,舌头或口腔有溃疡,多半是孩子患各种急性热病后,心火大,余热未净所致。

中医所说的:“心经热则伏卧。”

建议白天多给孩子喝白开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少让孩子吃油炸甜腻的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均衡营养。

多观察孩子睡后的状态,可方便我们及早发现孩子身体的健康信号,以便及早干预,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高质量的睡眠与健康饮食和运动同等重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END-

作者:优优妈,从事教育工作4年,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二胎妈妈。专注研究3-5岁的养育与教育,教书也育人,育儿亦修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