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练习题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练习题

1、在预防麻疹的被动免疫中,下列哪项正确

A、在接触麻疹后10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

B、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

C、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05ml/kg可预防发病

D、在接触麻疹后10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05ml/kg可预防发病

E、以上都不是

B

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0.25ml/kg,可预防麻疹;若5天后注射者,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2、典型麻疹首先出现皮疹的部位是

A、面部、颈部

B、耳后、颈部发际边缘

C、躯干

D、四肢

E、手、足

B

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不伴痒感。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

A、钙吸收代谢障碍

B、磷吸收代谢障碍

C、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D、维生素缺乏

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维生素D缺乏早期是甲状旁腺反应迟钝,PTH尚不能充分代偿,致使血磷正常而血钙降低。因血中钙离子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相应症状。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2.25~2.27mmol/L(9~11mg/dl),依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三者进行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4、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

A、补钙-止惊-维生素D

B、止惊-补钙-维生素D

C、维生素D-止惊-补钙

D、补钙-维生素D-止惊

E、维生素D-补钙-止惊

B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补充钙剂。(一)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二)钙剂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静脉滴注,钙剂注射不可过快,否则有引起心跳骤停的危险。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直至惊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以免形成凝块影响其吸收。(三)维生素D治疗应用钙剂后即可同时用维生素D治疗,用法同佝偻病治疗方法。

5、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新生儿肝炎

C、胆道闭锁

D、生理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E

选E,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首先考虑病理性黄疸。败血症一般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延长或加重。新生儿肝炎生后1~3周出现黄疸或更晚。胆道闭锁一般生后2周出现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轻型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和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这种病例甚易误诊为生理性黄疸。E

选E,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首先考虑病理性黄疸。败血症一般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延长或加重。新生儿肝炎生后1~3周出现黄疸或更晚。胆道闭锁一般生后2周出现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轻型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和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这种病例甚易误诊为生理性黄疸。

6、生后2周出现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疾病是

A、母乳性黄疸

B、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胆道闭锁

D、新生儿溶血症

E、G6PD缺陷症

C

选C,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直接胆红素。胆道闭锁:目前已证实本症多数是由于宫内病毒感染导致的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至肝硬化。

7、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的原因不是

A、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多

B、肝及组织内的血红蛋白较多

C、红细胞寿命短

D、血红蛋白加氧酶含量高

E、新生儿经常处于饥饿、缺氧的状态

E

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状态会加重黄疸,但并不是胆红素生成过多的原因。

8、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

A、生后第1~2天出现黄疸,10天左右消退

B、生后第24小时出现黄疸,3天内进行性加重

C、生后第4~7天出现黄疸,10天后消退

D、生后第2~5天出现黄疸,10~14天消退

E、生后第7天后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

D

约60%的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较轻,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

9、急性肾炎小儿恢复上学的指标是

A、尿蛋白消失

B、血沉正常

C、镜下血尿消失

D、ASO正常

E、阿迪计数正常

B

急性肾炎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做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淹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故选B。

10、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柯萨奇病毒

E、草绿色链球菌

A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故选A。

网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5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