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情境默写(六)
第六集目录
书愤(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贺新郎(刘克庄)
扬州慢(姜夔)
长亭送别(王实甫)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51.书愤(陆游)
1.《书愤》中“ , ”两句写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答案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答案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答案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4.《书愤》中“ , ”两句借用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
答案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5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采用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凉薄。
答案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一实一虚,实写自己夜晚听雨,虚写小巷人物活动,极富江南生活气息。
答案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写清闲的作书品茗生活,实则是写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与牢骚。
答案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4.《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明写羁旅之苦,实际上是说官场的浊恶及归乡避世的愿望。
答案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5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
答案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2.古代文人常摘句为联,请你从《念奴娇·过洞庭》下阕中摘出两句“ , ”,与上阕“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集成一副对联,送给你的挚友。
答案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3.《念奴娇·过洞庭》中,张孝祥设想自己为主人,“ , ”,让天地万物为宾客来陪自己纵情畅饮,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答案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4.《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 ”。
答案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5.《念奴娇·过洞庭》中“ , ”以明净广阔的湖面衬托一叶扁舟,有力地表现了词人的豪迈气概。
答案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6.《念奴娇·过洞庭》中“ , ”写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诉诸言语。
答案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7.《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表明词人已忘情于这月白无风之夜,融于大自然之中。
答案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5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答案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作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答案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亭远望,虽然四十三年前的旧事历历在目,却不忍追忆,只因如今所见的是“ , ”。
答案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古代英雄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 。”
答案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词句是:“ , ?”
答案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6.古诗词中,作者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寄寓情感。其中,三国人物故事就经常被引用,如“ , ”。
答案 (示例一)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示例二)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示例三)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5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 。”
答案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词人遥望中原,可惜目光被山遮拦的句子是:“ , 。”
答案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控诉金兵入侵的句子是:“ , 。”
答案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为词人沉郁苦闷孤怀之写照的句子是:“ , 。”
答案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 , ”两句,从视觉写出了花灯瑰丽、人们彻夜狂欢的景象。
答案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2.《青玉案·元夕》中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 。”
答案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3.“众里寻他千百度”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苦苦追寻,《青玉案·元夕》中“ , ”两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不慕繁华、自甘寂寞的“那人”。
答案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4.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 ”一句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用夸张的笔法展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 ”一句则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烟火纷纷的元宵夜景。
答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星如雨
57.贺新郎(刘克庄)
1.《贺新郎》中连用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名师或神仙传授指点,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句子是:“ , 。”
答案 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2.《贺新郎》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的句子是:“ , 。”
答案 闻说北风吹面急 边上冲梯屡舞
3.《贺新郎》中用反问句式写出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的句子是:“ , ?”
答案 自古一贤能制难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4.刘克庄《贺新郎》中“ , ”两句化用班超和司马相如的典故,句短气促,喷涌而出,鼓舞爱国志士共赴国难。
答案 快投笔 莫题柱
5.在刘克庄的《贺新郎》中,面对衰微不堪的国运,作者以“ , ”两句直接抒发了想要杀敌报国的热忱。
答案 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
6.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对人才的渴求。早在南宋,词人刘克庄就在《贺新郎》中以“ , ”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答案 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58.扬州慢(姜夔)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句子是“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句子是“ ”。
答案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之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 , 。”
答案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3.姜夔《扬州慢》善用今昔对比,如上片用昔日名都反衬今日空城;下片以昔时二十四桥美景反衬今日“ , ”的哀景。
答案 波心荡 冷月无声
4.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答案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5.《扬州慢》中“ , ”两句,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除。
答案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59.长亭送别(王实甫)
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 ? ”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答案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6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 。”
答案 曲儿小腔儿大
2.《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 , 。”
答案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3.《朝天子·咏喇叭》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的两句是:“ , 。”
答案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4.《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 !”
答案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