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谁是近代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而我们大家熟知他,多是从课本上开始,《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孔乙己》等等文章,每一篇都让人回味无穷。大家要是以为他只擅长散文,小说和编写历史资料什么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鲁迅先生的诗歌也写得特别好,而且大多风格豪迈大气,比他的文章更让人热血澎湃。今天笔者就要为大家总结出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五首诗,这每首诗里面都有一句被大家传颂和推崇的诗句,很多人只知道这几句诗写得很牛很热血,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原来是鲁迅先生写的。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次鲁迅先生那些震荡人心的诗句吧。第一首诗:《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鲁迅先生在自己身处内忧外患,被追捕和的通缉时一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涯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躲避和逃亡的,虽然他不参加打仗,可是他手里的笔更令敌人害怕。而面对这样令人绝望的躲躲藏藏,鲁迅先生虽然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流落街头的模样很是可笑,可他却从来都不绝望和沮丧,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反抗到底的信念。所在全诗中都透着一股大无畏的意愿,表达了鲁迅先生不论遇到何种艰难,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国泰民安的坚强信念。特别是这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成为了无数人拿来标榜自己的座右铭。那种为了理想,完全无视反对者的态度,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的态度,如今又还有多少人明白呢?第二首诗:《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一度被认为是鲁迅先生最热血的一首,“我以我血荐轩辕”,每一个字都豪情万丈,让人心潮澎湃。看似文弱,手无寸铁的鲁迅先生,却能用文字表达出他如钢铁般坚硬的意志,一句诗就是感情的一次递进。直到最后一句,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升华到了全新的高度,不仅是自己的意愿体现,更激起无数爱国人士的共鸣。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大不了就是一死,又有何畏惧?这就是在告诉所有如他一般奋战在不同战线的人民,军士,不需要惧怕任何牺牲,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牺牲和战斗,在未来才会有安定美好的生活。第三首:《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首诗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日本朋友请他帮忙写给一只鸽子的。当时正处于中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可是这位日本友人不忍看见中日两国的人民受战争的迫害而流离失所,专程赶到中国对受战乱影响的民众进行帮助。这只鸽子便是这位日本朋友在期间救助的。他希望可以让鸽子作为中日友好交流的纽带,便将它带回日本喂养,想着等有了小鸽子再送一只回中国,以此来表达他对和平的期许。可惜鸽子后来去世了,这位日本朋友心里难受,就请鲁迅先生帮他为鸽子写一首诗。这是鲁迅先生非常仓促下写出来的,但是每一句都写得恰到好处,将这位日本朋友的内心所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相逢一笑泯恩仇”更是成为了如今对手之间化敌为友的最好描述。不论你是不是敌对国家的人民,在共同经历苦难后,能够大笑一场,彼此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成为朋友也未尝不可。这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宽容和豁达,只要一心向善,目标一致,哪怕处在敌对阵营,又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朋友呢?第四首:《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是流传度相当广泛的诗句,经常被拿来怼一些自以为是,对别人胡乱下判断的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世人的一些偏见思想作出的有力回应。有感情用事的人不一定就是真的英雄豪杰,怜爱孩子的也未必不是大丈夫。你看到的,未必就应该想当然的以为就是真实的。对的也未必是对的,错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对错不仅需要用眼睛看,更需要用耳朵听,用内心去感受,而不要盲目武断地轻易下决定,或者对任何人做出任何判断。第五首:七绝《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先生写这首诗时,国内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的紧张局势中。而鲁迅先生深痛地感受到了当时老百姓们的苦难生活,面对这样的现状,鲁迅先生有感而发,认为在如此的欺压和剥削下,老百姓是一定会奋起反击的。而鲁迅先生从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再联想到整个国家,他相信在这短暂的混乱下,和所谓的虚假安宁下,总会有一天会出现奋起反抗的惊雷。这其实是鲁迅先生对现状的批判,对未来的期许,对人民的呼喊。以上就是鲁迅先生最被惊为天人的五首诗,随便从这里面单独拿出来一句,都是大家平时常挂在嘴里的话。可放到一起,许多人还真没发现这些诗都是鲁迅先生写的。而鲁迅先生其实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诗句,毕竟作为一个有三十多首作品被选入课本的作家,他的文学功底是绝对不容小视的。大家最喜欢这里面的哪一首诗呢?欢迎在文章下方与笔者一起探讨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fenq.com/glbyh/1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