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亲需要从膳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素。即使母亲膳食中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有限,母乳的质量通常也足以维持婴儿生长。然而,膳食中营养素长期不足可使母体营养素贮备耗竭,并会对母乳成分造成不利影响。
蛋白含量
母亲膳食通常不影响乳汁中蛋白的质和量,即使在营养不良人群中亦如此。
脂肪含量
母亲膳食中脂肪占比几乎不影响乳汁中脂肪酸含量,但母亲摄入的脂肪类型会影响乳汁中脂肪酸的组成。例如,如果母亲摄入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就会影响此类脂肪酸在乳汁中的浓度。
推荐哺乳期女性每日摄入-mg的ω-3LCPUFA(例如DHA),以保证乳汁中有充足的现成DHA。每周摄入1-2份鱼即可达到该DHA量。
乳汁中脂肪酸含量的其他变化几乎没有临床意义。低脂肪膳食者与高脂肪膳食者相比,前者乳汁中的中链脂肪酸比例略高。摄入部分氢化的脂肪和油也会影响母乳脂肪酸的成分。素食母亲母乳中的亚油酸浓度高于杂食对照组。但膳食不会影响母乳中的胆固醇和磷脂含量。
脂溶性维生素
母亲缺乏维生素时,母乳中的脂溶性维生素浓度降低,而补充维生素可以升高该浓度。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原本就低,母亲为深肤色或有其他原因所致维生素D缺乏时,其含量更低。因此,所有婴儿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佝偻病,尤其是母亲缺乏维生素D的婴儿。
乳汁中维生素K浓度随母亲膳食而异,但一般较低。因此,婴儿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在出生时常规补充维生素K可以预防。
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也随母亲膳食而异。
水溶性维生素
母乳中水溶性维生素浓度也取决于母亲膳食,并且因维生素缺乏而降低。不过,母乳中水溶性维生素浓度受到调控,即使母亲摄入量很高,母乳中的浓度也不会超过上限。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浓度分别保持在大约mg/L和μg/L以下。
维生素缺乏时,乳汁中维生素含量减少;补充维生素后,其含量增加。
母体贮存的叶酸会优先泌入乳汁。不过,严重缺乏叶酸时,乳汁中的叶酸浓度仍会下降;补充后,叶酸浓度就会升高。乳汁中维生素B12含量也会因该维生素缺乏而降低,而缺乏维生素B12的女性可能包括:素食者、营养不良者、隐性恶性贫血者,以及接受过胃旁路手术者。维生素B12缺乏的母亲采取纯母乳喂养时,婴儿会出现不可逆的发育迟缓。
矿物质含量
尽管一些微量矿物质摄入量会影响其在母乳中的水平,但母乳中多数无机成分的水平与母亲膳食及其血清浓度无关。钙、磷和镁在乳汁中的浓度与母亲血清浓度无关,并且受膳食摄入变化的影响不大。母乳中铁、铜和锌的水平也与母体营养素状况无关。
然而,乳汁中硒的浓度与其血浆浓度相关,后者受膳食的影响。母乳中碘浓度也取决于膳食摄入量。如果妊娠期和哺乳期局部用碘,或者过量接触其他来源的碘,就可能造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